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脏查体课件复习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心脏; 心脏检查; ;适于听取低调声音,如二尖瓣狭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脏检查--内容; ; ;一、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前区凹陷; ; 心尖搏动的位置;心尖搏动移位 【心尖搏动移位生理因素】 体位的影响: 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向左 移位2~3cm 右侧卧位→心尖搏动向右 移位1~2.5cm 体型的影响:(胖-外上、瘦-内下) 呼吸的影响:(吸气-下、呼气—上) 年龄的影响:婴儿及儿童横位心(外上) 生理变化的影响:妊娠,膈肌升高(上);二、心尖搏动;二、心尖搏动;二、心尖搏动;二、心尖搏动; ; ;返回;思考题:; ;左下肺气胸;补充验证视诊所见 触诊的内容 心尖与心前区搏动 震颤 心包摩擦感 触诊的手法 右手全手掌 手掌掌侧(小鱼际) —震颤 示指、中指的指腹—心尖搏动;一、心尖与心前区搏动;二、震颤;二、震颤;胸骨左缘第2肋间 收缩期 肺动脉瓣狭窄 胸骨右缘第2肋间 收缩期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收缩期 室间隔缺损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连续性   动脉导管未闭 心尖区 收缩期 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区 舒张期 二尖瓣狭窄 ;三、心包摩擦感; 心包摩擦感检查;心脏叩诊;(一)心脏叩诊要领;由左而右、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左侧: 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 右侧: 先叩出肝上界,在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分别作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心界各部分组成;(二)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二)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三)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右心室增大: 特点:心界向两侧增大,心尖左上翘 见于:单纯二尖瓣狭窄、肺心病等。 ;(3)左、右心室增大 表现:心界向两侧增大,称普大心 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4)左心房及肺动脉段增大 表现:心界在胸骨左缘2、3肋间增大心腰丰满或膨出,梨形心 见于:二尖瓣狭窄;(5)心包积液 表现: 坐位时呈烧瓶样。 卧位心底部浊音界增宽,呈球形。 特征:心浊音界随体位改??而变化;(6)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 表现:心界在胸骨右缘1、2肋间浊音区增宽。 常伴收缩期搏动 图片;(7)右位心: 镜面右位心时,可在胸骨右侧相应位置叩出心浊音界。 ;2.心外因素心浊音界改变;总 结---检查程序 ;5.触诊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检查有无搏动、震颤。 6.触诊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检查有无搏动、震颤。 7.触诊胸骨左缘3、4、5肋问,胸骨体下份左、右两旁,如疑有心包摩擦感,请受检者取坐位再触诊 8.触诊上腹部,注意有无搏动 9.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并记录 ; 检查--要 点 ; 心脏听诊;心脏听诊;听 诊;听 诊;听 诊;听 诊;1.心脏瓣膜听诊区定义: 心脏瓣膜听诊区是指心脏各瓣膜打开和关闭时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听诊最清楚的部位。 瓣膜听诊区是根据各瓣膜产生的声音沿血流方向传导到胸壁的不同部位来确定,因而与各瓣膜的解剖位置并不完全一致。 传统的心脏瓣膜听诊区为四个瓣膜五个区。 ;;3.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心脏听诊的方法 ?1.病人多采取仰卧位,医生站在病床的右侧。如在门诊,也可采取坐位。必要时让病人改变体位,作深吸气或深呼气,或作适当运动(在病情允许时)等。 2.听诊时,需将胸件贴紧胸壁,适当加压。频率较高的杂音用膜形听诊器听诊较清楚。;二、心脏听诊的方法; 三、听诊内容;一、心率; 1.心动过速: 指安静状态下,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者。 可分为: ?①生理性:多见于青少年或运动、焦虑及情绪激动时; ?②病理性:见于发热、贫血、缺氧、出血、休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等; ?③药物性:见于使用肾上腺素、麻黄素、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等。;2.心动过缓: 指安静状态下,心率每分钟小于60次者。 可分为: (1)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 常发生于青年人,尤其多见于强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逐渐降低。按压颈动脉窦和眼球时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药物性窦性心动过缓? 如洋地黄、奎尼丁、新斯的明、吗啡、利血平及心得安等药物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 病理性心动过缓 ①窦房结或心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