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电路故障快速定位方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轨道电路故障快速定位方法 概述 为了更好地为现场维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快速地定位故障区域,减少故障查找时间,根据现场故障处理的典型案例,归纳了下面的故障分析方法。 方法一:基于历史监测记录,利用主轨、小轨电压信号确定故障区域 1、轨道电路区域定义 方法一:基于历史监测记录,利用主轨、小轨电压信号确定故障区域 2、故障定位方法 根据本区段主轨出、本区段接收端小轨出、前方区段主轨出、前方区段接收端小轨出、后方区段主轨出这五个测试点电压的变化情况,快速定位到故障发生的区域。 方法一:基于历史监测记录,利用主轨、小轨电压信号确定故障区域 2、故障定位方法 下文以BG发生故障为例,进行分析判断。 五个测试点的位置如下图: 方法一:基于历史监测记录,利用主轨、小轨电压信号确定故障区域 ①发送通道故障 发送通道包括:发送设备、模拟网络、信号电缆、匹配设备。发送通道故障后的特征为:本区段主轨出电压与前方区段小轨出电压同比例降低。 方法一:基于历史监测记录,利用主轨、小轨电压信号确定故障区域 ②接收通道故障 接收通道包括:匹配设备、信号电缆、模拟网络、衰耗调整、接收设备。 接收通道故障后的特征为:本区段主轨出电压与本区段小轨出电压同比例降低。 方法一:基于历史监测记录,利用主轨、小轨电压信号确定故障区域 ③送端调谐区故障 送端调谐区包括:空心线圈、调谐设备、引接线、调谐区内钢轨。 送端调谐区故障后的特征为:调谐区两端主轨出电压同时下降。 方法一:基于历史监测记录,利用主轨、小轨电压信号确定故障区域 ④接收端调谐区故障 接收端调谐区包括:空心线圈、调谐设备、引接线、调谐区内钢轨。 接收端调谐区故障后的特征为:调谐区两端主轨出电压同时下降。 方法一:基于历史监测记录,利用主轨、小轨电压信号确定故障区域 ⑤主轨线路故障 主轨线路故障包括:主轨钢轨。 主轨线路故障后的特征为:本区段主轨出电压下降。 方法一:基于历史监测记录,利用主轨、小轨电压信号确定故障区域 故障位置 现象 备注 前方主 轨电压 前方小 轨电压 本区段 主轨电压 本区段 小轨电压 后方主 轨电压 送端通道 ↓ ↓ 主轨、小轨等比下降 受端通道 ↓ ↓ 主轨、小轨等比下降 送端调谐区 ↓ ↓ 受端调谐区 ↓ ↓ 主轨线路 ↑ ↓ 不变 ↓ ↓ 不变 主轨下降比例高于小轨 方法二:室内进行电缆环阻测试对故障定位 确定是通道故障后,常规的检查及测试即可确认是否为发送器故障。 通道由信号电缆和匹配设备两部分,可以通过对测试信号电缆环阻的方式进一步定位。 方法二:室内进行电缆环阻测试对故障定位 可确定 可确定 需要到室外进一步检查测试 方法三:基于各位置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故障定位 轨道电路正常调整后,每个电路环节的始端和终端均有一特定的衰减比例,在故障时该比例可以作为分析依据。 例如:轨入/轨出=116/KRV, 受端电缆的始端和终端也存在其特定的比例; 送端轨面与受端轨面也存在其特定的比例。 故障后,会导致该环节输出电压降低,但不会改变故障点后级各电路环节的始端和终端的衰耗比例关系。 方法三:基于各位置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故障定位 在故障分析时,可以从接收端逐级向前,核对各测试点的信号衰耗比例关系。若该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则可判定此环节出现了故障。 例举一个近期某站内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的分析情况。故障前,轨出电压340mV,故障后降低为155mV,出现红轨。经现场反馈,功出、送端轨面、受端轨面、轨入、轨出各点电压。 方法三:基于各位置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故障定位 方法三:基于各位置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故障定位 为了分析该故障,从接收端逐级向前计算各环节的衰耗比例: 第一步:衰耗: 故障前:U4/U5=800mV/340mV=2.35倍 故障后:U4’/U5’=360mV/155mV=2.32倍 2.35倍与2.32倍相近,判断衰耗环节正常。 方法三:基于各位置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故障定位 第二步:受端电缆 故障前:U3/U4=1.8V/800mV=2.25倍 故障后:U3’/U4’=0.8V/360mV=2.22倍 2.25倍与2.22倍相近,判断受端电缆正常。 方法三:基于各位置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故障定位 第三步:钢轨线路 故障前:U2/U3=1.87V/1.8V=1.04倍 故障后:U2’/U3’=2.6V/0.8V=3.25倍 1.04倍与3.25倍相差很大,判断钢轨线路出现故障。 锁定了故障区域后,经理论计算是受端130m处出现短路故障,短路电阻为1Ω。后经上线排查,确定是线路的一处轨枕内部出现了短路,临时拆除该扣件后,恢复为故障前的状态。 谢谢! * * * *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