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000年又颁布了《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医药分开核算和分别管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加强执法监督等一整套改革思路,中国卫生改革开始触及体制等深层的问题。 *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新医改方案 * * 思考题 谈谈你对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改革热点问题的看法。 * 1. 农村卫生总费用构成中,政府卫生支出的比重,由1991年的12.5%,下降为2000年的6.6%;同期农村居民个人卫生支出的比重由80.7%上升为90.2%。 2. 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居民的卫生费用,仅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 3. 农村卫生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与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两者合计仅占10%左右,农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高达90%。 * * * * 在过去的20年间,医疗费用的上涨速度超过了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民的支付能力。目前,卫生部同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以医补医”的构想。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 * 七、药品问题及其改革 ——关于医疗服务补偿机制 医院补偿渠道: 1. 第一渠道:财政补助——相对萎缩 2. 第二渠道:医疗劳服务收入——尚未到位 3. 第三渠道:药品收入——过渡膨胀 * 1997年统计城市医院 1. 药品收入 53% 2. 医疗服务收入 39% (低于医疗成本,背离价值规律) 3.政府补贴 8% (从1983年的24%降到了2002年的8%) * 透视中国“三医”问题 目前,在“医生、医院、医药”领域形成的“三医”问题,已经成为危害不亚于“三农”问题的社会一大弊病,其社会影响之巨、对社会损害之大、侵害社会弱势群体之深,应该引起全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加快解决。 ——经济管理文摘(2005.8) * 在今年两会期间,解放军一五O医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高春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环节存在着太多的黑幕,这是导致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他举例说:“只要换一个名字,一些厂商就敢把药卖出成本价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虚高价格。一种核心成分为青霉素的感冒药针剂,成本仅6毛钱,加入一点无关紧要的成分后,价格狂升到150元到600元一支;几元钱的氟哌酸换个包装就变成了100多元一盒的新药……” ——经济管理文摘(2005.8) * 据高春芳委员说,某些药品“出厂价只要4元,在卫生系统招标中能涨到25元,卖到病人手里却一路狂涨到76元”。对此,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说道:“尽管涨了几十倍,但你去查查,肯定没有超过国家的最高限价,也就是说,再贵也是合法的!” 头孢他啶 1克/支 ——出厂价7元,中标价30元, 最高零售价47.50元 头孢哌酮舒巴坦 1克/支 ——出厂价6元,中标价30元, 最高零售价40.90元 ——经济管理文摘(2005.8) * 群众 异口同声: “不敢进医院,药价太高了!” 医药暴利、药价畸高导致近半数患有病不看 福建居民有半数以上对医疗机构不满意,有三成以上因经济困难等原因应住院而末住院。2003年,经医生诊断应住院而末住院的患者和因病未愈而自己要求出院的占46.17%,其中63.96%是因经济困难而出院的。 ——“福建省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药价高”面面观(卫生政策2005.5) * 媒体 推波助澜:“医院牟取暴利” “某医院药价虚高600%”、 “医生大赚昧心钱” 医院 有口难言: 我们背了“黑锅” 政府有限的拨款仅够维持退休人员费用 厂商 叫苦不迭:“我们赚的也很少” 揭秘 虚高定价、监控不力、利益作祟 * 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在我国已经存续半个世纪,利弊同在,褒贬不一,改革势在必行。 国际上实行“以药补医”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在东亚,如中国、韩国、日本和台湾。 “以药补医”机制的实质是以药品的差价收入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