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传感器概述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硅微加速度传感器 硅微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 硅微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另一个典型应用是用作汽车的气囊和安全带装置中的加速度敏感元件。 为测量心脏壁的运动研制的 硅微加速度传感器 硅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常用于微应力研究和汽车等领域 硅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缺点是频率响应范围窄和需要复杂的信号处理电路。 微型流量传感器 压阻式微型流量传感器 基于粘滞力的微型流量计结构 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还可测量流量。所依据的测量原理是:利用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粘滞力或流体通道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带动传感器中敏感元件运动或产生变形,这种运动或变形引起上面的压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这种阻值的变化即可测量流体的速度和流量。 微型流量传感器 电容式微型流量传感器 利用流体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压力差促使电容传感器极板间距的改变来达到测量流量的目的。 基于压差作用的电容式微型流量计 微型流量传感器 小型单片硅压力-流量传感器 主要由一个带绝热结构的热流量传感器和一个压力传感器组成 微型氧传感器 薄膜限制电流型的氧传感器结构 * 激光制导系统主要由搜索设备、光学系统和电子线路构成。激光器发射光线照射目标,接收器接收反射激光束并判定其方向,确定炸弹瞄准目标的误差,然后向导引头下达必要的校正指令,炸弹自导弹头能够根据气流方向,通过头部安定面定位,同时上下左右移动来调整角度。自导弹头由不受机械损害的整流罩来防护,特制的整流罩能让激光束自由通过,却会通过红外线过滤器只让“有用”波长的光线通过,以排除干扰信号。整流罩内装配一个光敏感指示盘,由4个扇形座构成,由自导弹头轴垂直线固定,经凸透镜聚焦后的反射激光束通过整流罩后,落在指示盘上,落点与目标相对位置一致,如果光束落在左下方,自导头就会“明白”目标在当前航线的右上方,电子设备就会向全动式尾翼下达相应信号指令,进行调整。 *  美国研制的舰对地巡航导弹。战斧导弹既可在海上由舰船发射,也可从陆地和空中发射。导弹长6.17米,弹径527毫米,从发射到转入巡航状态时间约1分钟,海上可在7~15米高度飞行,陆地可在60米以下高度飞行,该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高速攻击。导弹表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具有隐身飞行性能,它是专门为打击远距离目标而设计制造的,是美国军械库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区外发射”导弹。1991年海湾战争中“战斧”式巡航导弹首次应用到实战,此后该导弹又在美国对外的多次战争中得到使用。 导弹在发射后,由导弹的固体燃料助推向前推进导弹,导弹以100英尺的飞行高度飞行,其飞行过程中至少有4颗卫星为它导航。导弹内的全球定位系统随时接受卫星信号,确定其飞行状况。如果偏离了预定的飞行轨道,弹载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对比预存的目标地图和实际地形,自动进行纠正。由于它的飞行高度较低,地面雷达系统很难发现它;在攻击目标前,导弹最后再由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推进导弹,完成导弹的最后飞行。 其二,增加先进的传感器系统,以处理来自驱逐舰、巡航舰以及航母等舰船的雷达及无线电信号。 * 激光跟踪仪的实质是一台激光干涉测距和自动跟踪测角测距的全站仪,区别之处在于它没有望远镜,跟踪头的激光束、旋转镜和旋转轴构成了激光跟踪仪的三个轴,三轴相交的中心是测量坐标系的原点。一台激光干涉仪是跟踪仪的核心部分,自动跟踪球反射镜装在钢球中,采用球形反射镜可以捕获跟踪仪发射的激光束。从跟踪头发射出的激光,发向一个三面棱镜反射器,且始终保持激光束对准反射镜中心,操作人员可以手持反射球在物体表面进行移动,因此只要保持反射镜与跟踪仪的联系,跟踪头会始终跟着反射器的移动而转动,同时激光束会被反射镜反射回跟踪仪。 * 全新的Leica TDRA6000激光全站仪,采用全新驱动技术、无反射球测量以及在35米范围内三维精度达到了0.25 mm, 系统的硬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头、控制器、电动机和传感器电缆、带LAN电缆的应用计算机以及反射器。 * 激光跟踪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始于1996年,上飞、沈飞集团在我国第一次引进了SMART310(Leica公司在1990年生产的第一台激光跟踪仪)激光跟踪系统;2005年上海盾构公司引进了Leica公司的一套LTD6OO跟踪测量系统,应用于三维管模的检测。 在重型机械制造业中,大尺寸部件的检测和逆向工程常采用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在零部件生产中,该系统可以快速精确地检验每个成品零部件的尺寸是否与设计尺寸完全一致,同时迅速地数字化零部件的物理模型,得到的数字化文件可以用各种方法处理从而得出测量结果。在机械领域中,逆向工程(Rcverse Engineering)是在没有设计图纸或者设计图纸不完整以及没有CAD模型的情况下,按照现有零件的模型(称为零件原形),利用各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