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概述及行为主义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教师的行为有可能被学生模仿。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师有时难以维持课堂秩序,于是就对学生发出尖叫声 。那么,教师也许想不到的事,儿童放学回家后 ,就可能会对着他的玩具或其他小朋友发出尖叫声,甚至叫喊的语调和用词都与他的教师一模一样。 态度是可以模仿的,教师对学习有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的态度,会对这些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和班上同学如何对待他们都有很大的影响。 学习理论 *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什么是学习 * 在我国古代,学与习一般是分开的。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鹰乃学习” 学:效 习:鸟频频飞起 小鹰学着反复飞翔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习包含学与习两个环节,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习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把二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学习概念,实际上,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 中国古代更强调“习”,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尚不发达,人们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将知行关系的立足点放在行而不是放在知的务实精神。 * 我国传统的学习心理思想介绍 1、荀子 闻---见---知---行 2、中庸 五步学习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七步学习观 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三、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时间:20世纪20年代——60年代 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主要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桑代克 *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 新生儿最初的无条件反射 1、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吸吮反射是最强的反射之一,当新生儿开始吸吮时,其他活动都会被抑制。 * 2、 防御反射 (defensing reflex) 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 定向反射 (orientating reflex) 又称探究反射,即“这是什么”的反射。儿童出生后不久,约在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如强光或大声)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或暂时停止吸吮动作)。 * 以上几种无条件反射具有有关生活适应的生物学意义,还有一些无条件反射,没有明显的生物学意义,但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它们有过一定的生物适应意义。 * 4、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 又叫达尔文反射 物体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 5、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 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时,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约在8、9个月时)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 * 6、摩罗反射(moro reflex) 又叫惊跳反射 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 * 7、游泳反射 (swimming reflex) 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象游泳样的动作。这种反射可能也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与个体在母体内的液态环境有关。这种反射约在生后6个月以后消失。 * 8、强直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 当新生儿躺着时,把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就会伸出与与头转向一致的那个手,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来,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这个反射在生后两至三个月消失。 *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无条件反射,如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打嗝、喷嚏等。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的,是本能性的。它的适应性非常低,是形成条件反射的自然前提。 近来研究发现新生儿的动作能力不仅限于这些先天的反射活动,该阶段的反射活动有40 多种,常见的就有20多种。新生儿还具有躲避来物、够取物体和同步模仿与反应等动作能力 * 巴甫洛夫所进行的著名的狗的条件反射实验 * (无条件反射) 狗单独听铃声 流唾液 狗+食物 流唾液 食物+铃声反复结合 (条件反射) 不流唾液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斯金纳(1904-1990) 刺激—反应—强化 * 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箱 * 强化的运用规律 选择强化物 ※ 初级强化物:满足生理需求的物品或活动,如:食 ?品、饮料等。 ※ 二级强化物: 通过与初级强化物发生联系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