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數位廣播與網路廣播之比較研究
莊克仁1
(摘要)
一九二○年美國匹茲堡 KDKA 廣播電台正式播音,成為商業電台營運之鼻
祖,接著,一九三五年美國科學家阿姆斯壯(E.H. Armstrong)發明調頻廣播,
提供立體音廣播。到了二十世紀,電腦與網路普及化之後,儘管調幅與調頻廣播
仍然盛行,但是一項數位化革命正撲天蓋地而來,當越過雙禧年不久,第三代廣
播──數位廣播與網路廣播就誕生了。
儘管當時無線電廣播興起之際,具有立即性與想像性,並可一面工作一面收
聽等之優勢,也曾一度威脅舊有印刷媒體之生存,甚可能進而取代,但時間證明,
新的媒體無法完全取代既有的舊媒體,而是促使各媒體各自重新界定並調整其角
色與功。如今數位科技與網際網路雖然君臨城下,但也絕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廣
電媒體,而是廣電媒體因充分運用數位科技與 Internet 的特性,進而掌握未來的
競爭優勢,以達到最佳傳播效果,掌握未來的競爭優勢。
關鍵詞: 數位化 網際網路 數位廣播 網路廣播
(本篇論文發表於2007 年7 月傳播管理學刊,8(2) ,129-147 )
1莊克仁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壹、前言:數位時代的來臨
傳播學者 Ithiel de Sola Pool 在其 1985 年出版的著作《自由的科技》
(Technologies of Freedom )一書中指出,傳播的第一個世代是口傳,第二代
是書寫,第三代是印刷術和其他可能大量複製的形式,如留聲機、照片、錄影機、
錄音機等各種可保留影像及聲音的媒介;第四代是,所有傳播媒介都成為電子的
形式,,包括電報、電話、廣播、電視、錄影科技、有線電視、衛星廣播及多媒
體等,亦即工業社會中的主導傳播模式,已由「印刷媒介」改為「電子媒介」;
然而,以現在傳播科技的進展來看,應已進入第五代──數位化的時代。也就是
說,任何媒體若要擠身新傳播科技之列,首要之務便是將其資料先經數位化,前
述「電子媒介」也改為「數位媒介」。
數位科技的定義、特色與優、缺點:
一、何謂數位?何謂數位科技?
其實人類在近兩百年前(1838 年)以運用類似數位訊號,將字母轉換為長短組
合的訊號來傳遞訊息,那就是鼎鼎有名摩斯電碼(Morse Code),也是數位化的
始祖。其後數位技術應用到影音上,像是數位影音訊號就是將影音(Audio and
Video)訊號或多媒體內容視為資料(Data 或 Information)。(林興銳,1999).
(一)所謂「數位」(Digital)是指將傳統傳送的聲音、影像或文字的類比訊號,
藉由科技技術轉換成可由電腦處理的 0 與 1 數位訊號。換句話說,電腦除了能
計算數值,打出文字之外,更能播送音樂,此外,在螢幕上還可以出現彩色圖像,
看電視和電影。因此,凡是人類視覺或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一切,不管在日常生活
實際看過,或只在夢境中遇到的情景,例如火山口噴發熔岩的危險而壯觀的場
面,由於數位採樣原理,舉凡前述扣人心弦的樂章、變幻莫測的圖形、美妙無比
的景色,或是五彩繽紛的焰火,都可以利用數字序列表示,而在電腦的螢幕重現
出來(貟伍編著,2003)。
(二)所謂數位科技(Digital Technology)是指以數字(Digits)來描述事物,
也就是訊號(Signal)。了解數位化的原理,首先一定要有十進位(Decimal)轉
換二進位(Binary)的觀念,那就是「二即進一」的二進位計算方式。其中二進
位的數字,稱之為一個位元(Bit)。就訊號的特性來說,在一定的時間內,給予
電壓來區別內容,記錄有電壓提供時的區塊,吾人賦予數字「1」,記錄無電壓提
供的區塊,吾人則付予數字「0」,然後再將「編碼」(Encode)後的數據組合起
來,在還原時以「解碼」(Decode)的方式處理訊號。如此的紀錄與還原的過程,
就是一種「數位化」。數位化的訊號是屬於「非連續性」的訊號格式,它有別於
「連續性」的類比訊號,所以在訊號判別與偵錯上較為有利。但這後的訊號碼率
過高,要經過壓縮之後才可以傳輸。(程予誠,2000,頁 146-150)。
二、數位科技的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获得地与香港.pdf
- 教育行政沟通CommunicationinEducation-中华科技大学.pdf
- 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引.pdf
- 教育部105年药物滥用防制问卷知识题库国中版.pdf
- 教育部106年药物滥用防制问卷知识题库国中版.pdf
-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教材实用文体写作知识讲座稿主讲人倪.ppt
- 教育部国际文教处刘处长.doc
- 教育部均衡教育发展奖励国中毕业生升学当地 树人家商.doc
- 教育部奖励补助私立高级中等学校经费实施要点.doc
- 教育部校长领导卓越奖评选及奖励要点-新竹教育研究发展暨网路中心.doc
- 拉分盆地课件.pptx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docx
- 建筑方案设计公司排行榜最新.docx
- 市城风景综合体项目施工方案研究硕士论文--大学毕设论文.doc
- 基于vb的solidworks夹具标准件的二次开发大学毕设论文.doc
- 高三M10 U3-4 练习 2(基础版)和答案.pdf
- 【2023年部编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4课 基本经济制度-课件.pptx
- oxford phonics(自然拼读) world 2 Unit 4 《i ip ib id》Lesson 2课件.pptx
- Photoshop基本操作介绍课件.pptx
- PDCA—SDCA双循环模式在留置针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PPT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