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相变的基本类型.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相变 ——随自由能变化而发生的相的结构的变化。 2.相变过程 相变过程:物质从一个相转变到另一个相的过程。 a)狭义的相变过程 相变前后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的过程,相变过程是个物理过程而不涉及化学反应,如液体蒸发、α-石英与α-磷石英间的转变。 b )广义的相变过程 包括过程前后相的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相变过程可能有反应发生。 所以,二级相变时,系统的化学势、体积、熵无突变,但所以热容、热膨胀系数、压缩系数均不连续变化,即发生实变。 如果发生某种相变(在临界温度、压力)时,两相的化学位(以及自由能)及其一阶、二阶偏导数相等,而三阶偏导数不相等的相变成为三级相变。 实例:量子统计爱因斯坦玻色凝结现象 马氏体相变最早在中、高碳钢冷淬火后被发现,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后经迅速冷却(淬火)即会使钢变硬、增强。这种淬火组织具有一定特征,称其为马氏体。最早把钢中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相变称为马氏体相变。 后来发现纯金属和合金也具有马氏体相变。如Cu-Al、Ni-Ti、Cu-Zn、Cu-Al-Ni、Au-Cd、In-Tl及V、Zr、Ti等,即使纯铁,如果冷速很大(每秒30000℃),足以遏制其它类型相变,也可转变为马氏体(从面心?结构转变为体心?结构)。不过在这些系统中,马氏体的结构各不相同,并且不一定有硬化的现象。事实上,淬火使工件硬化的现象非常复杂,涉及C浓度、马氏体的亚结构、孪晶、溶质原子的偏聚或沉淀等,故马氏体使工件硬度升高并不是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不一定只在变温过程中形成,也不是不可遏制的。 不稳定分解又称为Spinodal分解,拐点分解或旋节分解,是由于组成起伏引起的热力学上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 热力学角度:马氏体相变是强一级相变。在平衡相变时?M=?A,但?S≠0,?V≠0,即有相变潜热产生;在相变点附近存在两相共存区(稳定相M与亚稳相残余奥氏体);由于新相形成需要提供正值的界面能和应变能,导致相变出现滞后现象,即TC+TCTC-。 动力学角度:马氏体相变是非扩散型非均匀相变。马氏体相变前后不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故属于无扩散型转变;在相变过程中伴随着新相的形核和长大过程,新旧相共存且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结晶学位向关系,即马氏体在奥氏体一定的惯习面上形成。 结构角度:马氏体相变是以晶格畸变为主,原子移动为辅(第二类)位移型相变。相变中不涉及化学键的破坏,势垒小,相变潜热小,速率极快;新相与母相之间有明确的晶体学位向关系,且原子近邻的拓扑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原子位移小。 总之,马氏体相变是以共格切变方式进行,具有一定位向关系和惯习面的,无扩散型相变。 3)、马氏体型相变晶体学 各种金属马氏体相变后马氏体结构没有共同之处,它们的晶格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除纯金属外,所有马氏体都是固溶体,溶质浓度逐步增加将使晶格发生变化。 从1924年开始,人们便根据马氏体相变的特征,设想了各种相变机制,其中以贝茵转变机制最为典型。 1924年贝茵首先对钢中奥氏体(面心立方结构)转变为马氏体(体心四方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这两种晶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奥氏体中原先存在有轴比为1.414的体心四方晶胞,若沿长轴方向压缩17%,而在垂直于长轴方向均匀膨胀12%,可使马氏体晶胞的c/a值与观测结果相符。 a)在面心立方结构的奥氏体相中轴比为1.414的体心四方晶胞(马氏体相的原型),黑圈表示碳原子位置 贝茵对应关系 b)经过贝茵畸变后使体心四方的轴比从1.414缩至马氏体的轴比c/a(a0为奥氏体立方晶胞的边长) 4)、马氏体型相变的分类 在金属中常见的马氏体相变有如下几种类型: 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如Fe-C,Fe-Ni和Fe-Cr-C系; 面心立方-面心立方,如In-Tl(~21%Tl)合金; 体心立方-正交,如Au-Cd合金; 体心立方-密排六方,如纯金属Ti、Zr、Li等的多型性相变。 马氏体型相变不仅发生在金属中,也可发生于非金属晶体中,如BaTiO3,ZrO2等。 3、有序-无序型相变 ——旧相和新相结构只是对称性的改变,相变过程以有序参量表征的相变。 有序-无序的转变是固体相变中的另一种机理,属扩散性相变。 大致可将有序-无序型相变分为如下三类: 原子或离子排列位置的有序; 多原子分子取向有序,KH2PO4铁电体有极分子取向有序,液晶中分子排列有序; 与电子和核的自旋状态有关的有序,如铁磁性。 在固溶体中温度降低,无序向有序转变,涉及两种或多种原子在晶格结点或间隙位置的有序性。 在Cu-Au合金系中47at%-63at%Au的合金,原始无序时为面

文档评论(0)

135****7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