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梁祝》赏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 音乐急转直下,激昂而果断,深刻 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 这里,小提琴汲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后的控诉。 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 再现部 化蝶 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从乐曲声中,我们分明看到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尼采曾经说过,人生是一场悲剧。这音乐似乎正在佐证他的观点,可是为什么这声音如此撩动听者的心弦?却原来,这悲剧的确是壮美的。彼此深爱,爱到极至,捐弃生命,又有何吝惜?而希望总是在不远的地方等着,这就是中国的悲剧可贵之处。 罗密欧和茱丽叶爱了,努力了,最终死去也确实死去,徒留叹息。而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也死掉了,然生不同衾,死必同穴,但是他们的死是带着理想的 ! 时见双飞碟,翩翩绕短墙,我们难道不会想,这是梁氏夫妇在缠绵悱恻吗? 我又想起尼采的另一个观点:既然人生是出悲剧,那何不把悲剧出演的壮美些呢? * 请欣赏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由何占豪、陈钢作曲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 四世纪中叶,我国南方的聪明伶俐的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 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向梁暗示爱情,但梁山伯却没有领悟. 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文才. 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忧郁成疾死去. 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 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 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 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并用奏鸣曲式写成。? 歌曲结构包含三部分: (一)、呈示部 (二)、展开部 (三)、再现部 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诉说了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一)、呈示部 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 本部分的结尾,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 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返回 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 (二) 展开部 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 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 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 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 楼台会 返回 *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