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作品集简况 *小说集: 《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 如何理解“忘却”与“记念”的关系? “忘却”即“摆脱”、“搁置”,“为了忘却”说明难以忘却,烈士的往事历历在目,烈士的鲜血如在眼前。 “记念”,记住愤怒,记住先烈,更好地去战斗。 要摆脱忘却悲哀,化悲痛为力量,以战斗来纪念五位青年作家。 研读第一部分 “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这句话说明对待五烈士遇害报章界有几种态度?分别是什么人的态度? “不敢”: 内心同情革命者,想刊载以揭露反动派,但怕惹祸 “不愿”: 不想惹是非、担风险,明哲保身 “不屑”: 充满轻视情绪,认为革命者流血牺牲不值得一提 《文艺新闻》: 就敢于透露出一些消息,尽管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这样做,但它还是大胆地采用巧妙的斗争策略,“隐约其辞”地把反动派秘密杀人的事捅了一个洞。 作者与白莽有过几次交往?从中可以看出白莽是个怎样的人? 第一次会面是白莽送书。 外貌描写:“二十多岁的青年,面貌很端正,颜色是黑黑的”。 第二次会面是白莽送译稿。 “谈得比第一回多一些”一笔带过。 主要笔墨用在两次见面之间的看稿与通讯的记叙中。 白莽译“国民诗人”为“民众诗人”,因为憎恨国民党反动派,因而连“国民”两字也觉得讨厌,不愿意用来称呼自己所喜爱的诗人,这当然未免有些意气用事。 第一次会面后白莽给鲁迅写信说“好像受了一种威压似的”,说明他是个极敏感而又率直的人,他先是直言谈论鲁迅,经过回信解释便不存芥蒂,乐意接受赠书,再译彼得斐的诗,亲送译诗给鲁迅。 第三次会面是白莽出狱,“大热天”白莽穿着“一件厚棉袍”,见面后“彼此不禁失笑”。这一场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将革命者的困顿、执着与乐观跃然纸上。 【另有一次写到白莽(第四部分)是在其遇害后,作者翻查白莽留下的《彼得斐诗集》,看到了一首译诗,“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写出了白莽的革命理想。 】 坦诚率直、乐观坚定、爱憎分明、信任同志 写白莽出狱后与作者会面,接着转到为“我的两本书痛惜”,并补叙了一段关于两本书的来历,用意何在? (1)补叙购书之难,存放之久,喜爱之深,赠时的郑重其事。 “送给这也如我的那时一样,热爱彼得斐的诗的青年” ——书是作者与白莽友谊的纽带,他们在心灵上是相通的。 (2)“谁料到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讽刺当时的反动统治对文化的扼杀,对当局的厌恶和憎恨。 (3)“所以还郑重其事,托柔石亲自送去的。” ——引出柔石,过渡到下文。 研读第二部分 1、作者写柔石的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 “硬气”而“颇有点迂” 2、如何理解这里的“硬气”而“颇有点迂”? “硬气”指坚定、正直、耿介不阿。 “迂”含有“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这里则突出柔石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 这固然体现了他的纯洁、善良、淳朴、正直,也反映了他幼稚、简单,书呆子气的一面。 3、鲁迅用哪些事实来表现柔石的“硬气”而“迂”的性格? (1)为介绍东北欧文学和外国版画而设立朝花社,担任了“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事情不如意,也总“相信人们是好的”,不相信会有骗人、卖友、吮血的事 ——任事硬气,味于某些世事。 (2)朝花社倒闭,“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只是自己“拼命的译书,准备还债款” ——对债务硬气而味于某些世事,不会追索书款。 (3)他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连行走时,自己“离”一路,与鲁迅同行时,使鲁迅“愁”一路。 ——对长者和女性同乡、朋友的忠实态度。 4、如何理解“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 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旧道德:旧有的,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美好道德 新道德: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 损己利人: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是柔石品格的本质 这一段议论性文字是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 6、最后一段作者连用了三个“疑心”,应怎样理解? 第一个“疑心”,是写对冯铿的印象。“我疑心她有点儿罗曼蒂克,急于事功”,在鲁迅看来,这种缺乏严酷的斗争经验的女青年常会有这样的缺点,正如柔石相信人是不会骗人一样。后面写她在监狱里“面目都浮肿了”,可见她是一个坚强可敬的革命青年。 第二个“疑心”,是指柔石可能受冯铿的影响。“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说明他们都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圳市第十三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3年深圳技能大赛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初赛理论题库(800题).docx VIP
- 矿山地质学课件.pptx VIP
- 拖拉管施工技术交底.doc VIP
- 高中数学(理)空间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及综合练习.docx VIP
- 电容半导体指纹传感器fpc1011f全.pdf VIP
-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 课标古诗词曲40首梳理(最全).doc VIP
- 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内预埋管线精准定位施工工法.docx VIP
- 家庭或旅拍相机推荐—好物推荐.docx
- S518 16S518 雨水口标准图集.pdf VIP
- 《LY/T 1345-2024林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