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栗钙土 11.富铁土 矿物中度风化、氧化铁富集,无铁铝层 类型:黄壤、粘淀红壤 分布:热带亚热带、长江以南,常绿针、阔叶林 黄壤 12.淋溶土 硅酸盐矿物风化变质,风化粘土由表层向下迁移,在一定深度积淀成层。 形成环境: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针阔叶混交林、常绿林 类型:黄棕壤、棕壤、褐土 分布:广泛,寒温带至南亚热带 暗棕壤 褐土 13.雏形土 发育弱,未成熟的土壤;低阶段风化,质粗夹岩屑,无淋溶积淀层 中国初育土(新成土、雏形土) 中国高寒土 黄壤、红壤 水稻土 砖红壤 红壤 栗钙土 棕钙土 棕壤 暗棕壤 紫色土 黄棕壤、黄壤 漠土 风沙土 棕钙土 高山草甸土 高山草原土 棕壤 、褐土 盐碱土 黑土 潮土 绵土、黑垆土 黄棕壤、棕壤 土壤类型特征 有机土 富含有机质。相当于泥炭土,发育在地势低洼的沼泽地,汛期淹水,土壤含水量高,通气差,有机质不能充分分解,黑土层厚。 黑土 灰森林土 2.人为土 耕作、灌溉、施肥而培育的土壤,如水稻土、淤灌土、菜园土等 类别:水耕人为土和旱耕人为土 特点:耕作层 分布:人类活动最活跃地区 稻土植被 水稻土 淤灌土、菜园土 旱作人为土 3.灰(化)土 土壤中矿物分解成氧化物,SiO2积累 主要诊断: 灰化淀积层,层厚2.5cm,85%的灰化淀积物,ph5.5 色灰白、灰,如漂白土 分布:寒温带如俄罗斯、加拿大,我国大兴安岭、长白山北坡等地 4.火山灰土 火山喷发物和碎屑物形成的土壤 火山灰物质占全土重的60% 分布:火山喷发地区,与火山活动,尤其是现代喷发地区有关 5.铁铝土 铁铝层,厚度30cm,富含粘粒,80g/kg 上表土层(150cm)铁铝高度富集,如赤红壤、赤黄壤 土壤高度风化,几乎不含可风化物;ph4.2~5.3; 分布:华南台闽粤滇,气候高温多雨,植被为热带和南亚热带雨林。 砖红壤 红壤 红棕壤 中国富铝土分布 6.变性土 土质细软,无石质组成;土层深厚,粘土矿物为主,高膨胀性,遇水膨胀,脱水干裂 分布:冲积平原,河湖相沉积物,如黄淮海平原地区 变性土 7.干旱土 干旱条件下发育,植被稀疏,旱生、丛生;淋溶弱,易溶盐(碳酸钙、石膏)聚集(蒸发积盐) 如棕钙土、漠土 分布:年降水350mm 黑钙土 8. 盐成土 有盐积层——盐土,含盐量10g/kg 碱积层——碱土,ph9 发育:降水少、蒸发量高,地下水水高,土壤蒸发积盐。 分布:内陆干旱洼地、滨海低地 盐碱地——盐蒿 中国盐渍土 9. 潜育土 化学还原过程、嫌气分解过程形成 潜育层特征:蓝绿杂色,少量锈斑、铁锰结核 形成环境:低洼地、水分饱和、有机质 类型:草甸土、沼泽土、潮土 10. 均腐土 成土特点:腐殖质积累和钙积作用,具有黑沃表层和均腐殖质特性。 类型:黑垆土、黑钙土、栗钙土等 分布:半湿润、半干旱的草甸、草原;我国东北、西北 黑垆土 第六章 土壤圈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第三节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第四节 土壤类型特征 第五节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 第六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壤概念 地球陆地的疏松表层(土壤层(圈)),可供植物生长 是地球系统非生物无机界向生物有机界转化的桥梁,陆地生态系统、生命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一、土壤: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一般将水、肥、气、热称为土壤肥力因素。 不同颜色土层是地质年代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指示物和“年代表”。 土壤质量是指土壤在一定生态系统内支持生物的生产能力,净化环境能力,促进动植物及人体健康的能力。 黄土的结构 午城黄土(早更新世Q1 ) 离石黄土(中更新世Q2 ) 马兰黄土(晚更新世Q3 ) 肥力:长期提供与调节养分、水分、空气、热量(4大要素) 土壤层愈深厚,植物生长愈有利——丰收和富裕 土地好,实质是土壤好 二、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圈是联络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枢纽,是非生物的无机界与生物有机界联系的中心环节,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地球生命作用 人类生存条件 自然环境 全球土壤变化 土壤圈物质组成与性质 三、土壤形态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的外部特征,如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和空隙状况等。 (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或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俄国 道库恰耶夫把土壤分为三个发生层:腐殖质聚集层(A),过渡层(B),和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盆景科学理论基础.ppt
- 第六章 纤维艺术.ppt
- 第六章 真菌的检验.ppt
- 第六章 体育用品业发展分析.ppt
- 第六章 新闻摄影简史.ppt
-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介绍.ppt
- 第六章 文学作品-周.ppt
-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ppt
- 第六章 电力系统的对称故障分析.ppt
- 第六章 事务文书 第一节 事务文书概述 计划.pptx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