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加试题 语文.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 苏 加 试 题;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1)抓住谓语不放松。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由关键性名词围绕谓语组合而成。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的准确性。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停顿。 (2)抓住关键处不放松。断句题无论是断三处还是断六处,其关键处仅一处,甚至两处;对这关键的一两处稍微留心一下,多关注一下上下文,拿下这关键处的断句乃至整个断句是没有问题的。;做文学文化常识题则简单多了。一是靠平时广泛的阅读积累;二是可以依照文中信息推断,像2014年江苏卷第22题就能靠文中信息和自己所掌握的文史知识推断出来。这部分内容会则会,不会则不必浪费时间。 文意筛选概括题,除要细读文意外,还要注意所给文段是一个议论型语段,虽说是节选,但表意相对完整。既然是议论,则应由两部分构成:依据和结论。有时结论在前,依据在后;有时正好相反;有时文段是依据,而结论则是题干。而所谓对文段的理解,就是对文段依据信息或结论信息的筛选概括而已。了解了这个特点,会对我们答题有所帮助。;一、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昔齐威酣乐,而淳于说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及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谲辞饰说,抑 止 昏 暴 是 以 子 长 编 史 以 其 辞 虽 倾 回 意 归 义 正 也。但本体不雅,其流易弊。于是东方、枚皋, 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乃亦俳也,见视如倡”,亦有悔矣。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谐隐》);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2.请写出宋玉用以“微讽”的赋篇的名字。 答:;4.作者认为司马迁将“谐者”编入《史记》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参考译文】;倒迂回,而用意却都归于正当的义理。但是谐辞这类东西本身就不雅正,所以它的流传就容易产生弊病。于是西汉的东方朔、枚皋这类文人只能吃糟食,喝淡酒,随波逐流,投人所好,对帝王的缺点和错误没有什么匡救纠正的作用,而只是说些诋毁谩辱不庄重、供人狎戏玩弄的话。所以他们自己也说“所作的赋,是属于玩乐取笑一类的东西,以致被别人看成倡优戏子一样”,自己也后悔。;二、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 际 天 人 作 为 小 歌 词 直 如 酌 蠡 水 于 大 海 然 皆 句 读 不 葺 之 诗 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选自李清照《词论》);5.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6.上文提到的“晏元献”指的是宋朝文学家_____。;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李清照对晏元献等人词的评价。(不超过12个字) 答:;【参考译文】;三、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 之 以 丹 彩 使 味 之 者 无 极 闻 之 者 动 心 是 诗 之 至 也。 (选自钟嵘《〈诗品〉序》);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10.文学史上有“诗六义”之说,上面文言文中已给出了“三义”,另外“三义”是:___________。;12.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钟嵘认为五言诗在众多诗歌中最有滋味的原因。(不超过15个字) 答:;【参考译文】;四、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张季鹰辟齐王[注]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 思 吴 中 菰 菜 羹 鲈 鱼 脍 曰 人 生 贵 得 适 意 尔何 能 羁 宦 数 千 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选自《世说新语》);13.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14.《世说新语》的问世,标志着我国“_____小说”的开端。;16.当时的人为什么都认为张季鹰“见机”? 答:;【参考译文】;五、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尝谓文者,礼 教 治 政 云 尔 其 书 诸 策 而 传 之 人 大 体 归 然 而 已 而 曰 “言 之 不 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 (选自王安石《上人书》);17.用斜线“/”给上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