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童亨茂 资源与信息学院 第一部分:走滑盆地 序言 §1 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2 走滑构造变形的一般特征 §3 走滑盆地及其演化 序言 裂陷——地壳伸长 压陷——地壳缩短 走滑——不伸长,也不缩短(垂 直走滑方向) 走滑盆地:走滑作用控制形成的盆地 §1 走滑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1、走滑作用 岩石圈沿着某些构造边界或特定的构造带发生走向滑动变形的构造作用。 一、走滑作用与走滑断层 2、走滑构造 走滑作用产生的各种构造组合,其中走滑断层是最重要的构造要素。 3、走滑断层 活动平行于断层走向的断层。 沿断层面作走向滑移的断层。 二、板块构造运动产生的走滑作用 1、走滑断层的板块构造环境 走滑断层分布广泛,在转换边缘、离散边缘、聚敛边缘和缝合带处都有发育;在板缘和板内都有发育。 2、构造逸脱(逃逸构造) Burke(1985)把源于弧-陆碰撞或陆-陆碰撞产生的走滑作用和由此造成的地块被侧向挤出的现象(tectonic escape)。 2、走滑构造组合 主位移带(PDZ):与走滑构造带走向一致的、连续的走滑断层位移带。深部往往是一条走向稳定、线性延伸的主干走滑走滑断层,向上发散可能与Y、R、P等各种破裂面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状破裂带。 伴生构造:走滑构造带内部或附近区域由于走滑位移而引起的各种伴生构造变形 二、盆地内走滑构造的识别标志 线性延伸 花状构造 两侧地质界线的水平错开 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 走滑带内部构造和夹块 走滑断层的基底和盖层活动 沉降中心沿盆地边界的迁移 运动方向的特殊规律 2、花状构造 横切走滑构造的剖面上,常可以见到走滑断层面上近对称的分支,构成上宽下窄貌似花朵的破裂带,称为花状构造(flower structure) 。专用词。 构造样式2:负花状构造 花状构造的陷阱 单凭地震剖面上花状构造的外形来确定地下走滑是不充分的。花状特征的构造可以在其它情况下产生,如挤压,伸展、盐拱等。为避免误判,需要建立一个周密的、平、剖面结合的多种鉴别标志为依据的走滑断层组合解释方法。 4、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 海豚效应:走滑断层在倾斜相同的情况下,在一个横切剖面上显示为正断层,另一剖面则显示为逆断层,即相邻剖面的相对升降盘滑距类型和方向不同。 丝带效应:近直立的走滑断层沿走向其倾向发生变化,造成一正断层和逆断层的表现。 §3 走滑盆地及其演化 一、走滑盆地的类型 1、走滑拉分盆地(扭张盆地) 2、斜压走滑盆地(扭压盆地) 1、走滑拉分盆地 断弯盆地 分支断层的楔形块体 菱形块体被拉分 右阶右行;左阶左行 走滑断层尾部 构造逃逸形成的楔形沉降 走滑断层作用形成的网状断裂系 走滑带块体旋转形成的张破裂 2、斜压走滑盆地(扭压盆地) 走滑断层在聚敛走滑位移中也可以形成类似的局部挤压构造环境,象压陷盆地一样发生挠曲变形,形成挤压走滑挠曲盆地。 它与前陆盆地的沉降机制类似。 二、走滑盆地的演化 断弯盆地演化的5个阶段(Mann等,1981) 初始阶段主断层断弯处的伸展断层作用 纺锤形盆地核形成 进一步拉伸,形成“S”、“Z”形盆地,可能有玄武岩火山作用 发展为菱形盆地 连续拉伸,在扩张中心处形成洋壳 三、走滑拉分盆地的实例 1、加利福尼亚陆上及近岸的走滑拉分盆地 走滑拉分盆地的形成 构造样式4:反倾“多米诺式”断块构造 四、斜压走滑盆地实例 五、多因的走滑盆地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在古老克拉通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多期叠合盆地。对新生代盆地的盆地类型和成因的认识至今尚未获得完全一致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一个陆内裂陷-拗陷型盆地。但是也有学者强调走滑拉分盆地的成因,主要的依据包括盆地的菱形轮廓、盆地边缘和基底发育的走滑断层及其雁行排列、老第三纪沉降中心和火山活动向渤海湾海域变新的迁移性等。还有学者认为,渤海湾盆地成因是多因的。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在主动裂陷和被动裂陷联合作用下形成的。走滑活动强度自西向动逐渐增强。东部郯庐断裂带活动作为显著,对盆地沉降和沉积的控制最为明显,向西影响减小。 第二部分 克拉通盆地 一、克拉通的概念 二、克拉通盆地的类型和特征 三、克拉通内盆地的分布 四、克拉通盆地的实例 一、克拉通的概念 地壳上稳定,并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至少是古生代以来)很少变形的部分,包括地台和地盾。 Suess(1885)提出了地台的概念 Kober(1921)用kratogen表示地壳稳定部分,与造山带对照。 Stille(1936)改称Craton 二、克拉通盆地的类型和特征 2、克拉通盆地基本特征 岩相和厚度都相对稳定(席状沉积) 总厚度不大 碳酸盐岩沉积往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文规范与写作.ppt
- 二零二四年度大型音乐节主办方与演出乐队演出合同协议范本3篇.docx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3年新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新高考)40抛物线及其性质(解析版).pdf VIP
- ISO 27002 2022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控制.pdf VIP
- 江浙沪皖自驾路线合集(2024.1.7更新)(3).pdf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课文同步正楷练字帖.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水浒传》章回概括100回本-重点归纳.pdf VIP
- 17中医养生学第十六章因人养生.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