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DNA的损伤与修复 DNA的复制是高保真的,但在有少量错误;理化因素损害。如不纠正,可导致突变/死亡。 第一节 DNA损伤的来源 (包括碱基脱落、碱基改变、碱基错配、链交联及断裂等) 一、碱基脱落 1、酸和热→糖苷键→碱基脱落, 2、变异的碱基被DNA糖基化酶切除去,产生无嘌呤/嘧啶的位点(AP位点); 3、生理情况碱基会自发性脱落。 二、碱基改变 理化因素导致嘧啶间替换,或嘌呤间替换 1、烷化剂:硫酸二甲酯、甲烷磺酸甲酯等烷化剂与碱基中的亲核基团作用生成烷基化碱基,使链内或链间的胞嘧啶交联,阻断复制、转录等过程。 2、亚硝酸: 甲基化的胞嘧啶→脱氨→T,与A 配 胞嘧啶→脱氨→U,与A 配 3、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Br-U)的酮式与T相似,可与A配对;变为醇时则与C相似,也能与G配对,结果使A:T→G:C 2-氨基嘌呤为A的类似物,正常时与T配,但也可与C配,使原AT对转换为GC对 ----------A--------- ---------G---------- ----------T--------- --------- U---------- --------------A------------ ------------- U------------ --------------G------------ --------------C------------ ---------G--------- ----------A---------- ---------C--------- ----------U---------- 亚硝酸 亚硝酸: GC对变AT对 : G 5-BrU(B)的醇式,与G配 Br OH H O 5-BrU的酮式,与A配 : A Br H O AGCTBCCTA TCGAGGGAT AGCTTCCTA TCGAAGGAT 1st round of replication AGCTBCCTA TCGAAGGAT AGCTCCCTA TCGAGGGAT 2nd 碱基类似物: AT对变GC对 AGCTTCCTA TCGAAGGAT AGCTBCCTA TCGAAGGAT Base analog incorporation : G 5-BrU的醇式,与G配 Br OH H O 5-BrU的酮式,与A配 : A Br H O 三、碱基的错配:由突变基因编码有缺陷的聚合酶,核酸酶或其它蛋白质,易导致碱基发生错配。 1、碱基的缺失、插入:吖啶类、溴乙锭等为扁平分子,易嵌入DNA的碱基平面间,致使复制、重组过程中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原因:使聚合酶在复制过程中发生滑移,如在模板链滑移(打滑)易造成缺失,在生长链上易造成插入。 2、胸腺嘧啶二聚体:紫外线照射使一条链上相邻的嘧啶,尤其是胸腺嘧啶形成环丁基二聚体,阻碍链间的正常碱基配对。 四、链的断裂: 辐射、博莱霉素等,使单股或双股DNA的磷酸二酯键断裂、脱氧核糖裂解; 机体代谢产生氧自由基,使链断裂 五、DNA链的交联: 烷化剂、丝裂霉素、光活化补骨脂素等,使DNA链间交联 氮芥使二条链间的鸟嘌呤形成共价键 光敏植物(芹菜、芫荽、莴苣等)产“呋喃香亚素”,最有名的“补骨脂素”。分子量很小,可穿透皮肤到达DNA。紫外线照射后与DNA结合 第二节、DNA的修复系统 一、直接修复: 1、二聚T:几乎所有生物都有光复活酶(DNA光解酶),使嘧啶二聚体在可见光(300-600nm)存在下分解为单体。 机制:酶先与二聚T结合成复合物,复合物吸收可见光切断胸腺嘧啶二聚体之间的两个C-C键,使二聚T变为单体,酶释放。 (二聚T) 光复活酶 2、烷基化的碱基:在O6-甲基鸟嘌吟转甲基酶的作用下将O6-甲基鸟嘌吟上的甲基转移到酶分子上的半胱氨酸残基而修复。 包括2种: 碱基的切除修复 片段的切除修复 (二)切除修复 Base excision repair DNA glycosylases cleaves N-glycosylic bond AP endonucleas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