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必修三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人者智,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信言不美, 。? 将欲取之, 。? 天网恢恢, 。? 民不畏死, 。? 祸兮福之所倚,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 《道德经》中的名句: 自知者明 美言不信 疏而不漏 福兮祸之所伏 始于足下 奈何以死惧之 必先予之 生于毫末 起于累土 年代: 国籍: 简历: 地位: 庄子小档案 (约前369-前286年) 宋国人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曾做过宋国漆园吏的小官。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 材料中体现庄子的什么主张? “齐物” “逍遥” “无所恃” 天与人“不相胜” 庄子认为,人生在世总是“未免乎累”,因为有才者要被社会强制征用,无才者又要被社会无情抛弃,在才与不才的缝隙中生活根本没有自由可言。人要自由,最好的途径就是摆脱周围的世界,从而摆脱诸如是非、得失、祝福、生死等各种矛盾的困扰,以求得精神的安宁。 年代: 国籍: 简历: 地位: (约前280—233年) 韩国人 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曾师事荀况,与李斯是同学。著有《孤愤》、《说难》等。 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秦始皇佩服的“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的思想主张 1.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所谓“法”,就是法律、法令。所谓“术”就是指统治的权术。所谓“势”就是指权力、势力。这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其中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众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势是法和术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实权,有了巨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术。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术者藏于胸中,以遇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年代: 国籍: 简历: 地位: 墨子小档案 (约前468—前376) 鲁国人 墨子精于工技,他一生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为实现其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 墨子 “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 “节用”、“节葬” 提倡“非命”,反对命定论 相信鬼神和天的存在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孟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荀子》:“墨子上功劳苦,与百姓均事业、齐功劳,若是则不威,不威则罚不行。” 墨子的思想主张: 墨子思想评价: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同是产生于春秋战国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背景之下,为什么各家的主张会有如此差异呢? 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同: 老子、庄子、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 孟子、荀子、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 3.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历史的发展。 4)是中国学术、思想道德发展史上重要阶段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 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1)奠定中国文化基础,形成传统文化体系 小结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仁”和“礼” ;“为政以德”;“因材施教”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人性善;养浩然之气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法家 韩非 战国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08上海,5)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