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缅甸本地蜂蜜产业当前情况
缅甸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和丘陵面积大概261228平方英里。周边是中国,老挝,泰国, 印度、 孟加拉。东西最宽931公里,南北最宽2040公里。缅甸所有的河流从北到南,伊洛瓦底江和他的支流构成了缅甸的江河体系,这些河流体系加上每年大量的降雨产生了肥沃的三角洲区域,大约有23000平方英里地区每年会有4-5个月的洪水,沿海的沼泽地区约130万英亩。缅甸有3个季节,雨季是从6月到10月,凉季从11月到2月,热季从3月到5月。缅甸有丰富的植物种类,95个门,2350个属和4000个种。其中的产蜂蜜的植物可以分成3类:1、农作物,2、园艺植物3、野生植物和森林树木。
缅甸本地蜜蜂可以分成2类,一种是构筑开放式单巢的大蜜蜂(例如Apis dorsata, Apis loboriosa)和小蜜蜂,一种是岩洞里构筑封闭式多巢的蜜蜂(例如Apis cerana, Apis koschevrikovi, Apis muluensis, Apis nigrocincta) 。在5种本地蜜蜂中,Apis dorsata,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森林和红树林上,每个巢可产10kg的蜂蜜。Apis loboriosa生活在山区的悬崖上,每个巢可产3.5kg的蜂蜜。Apis florae, Apis andreniformis生活在农作物边树顶上,每个巢可产1.5kg的蜂蜜。Melipona,Trigona生活在树洞、石缝里和地坑里,每个巢可产0.5kg的蜂蜜。 黑色的Apis cerana主要生活在高地区域,黄色的Apis cerana生活在平原地区,每个巢可产3kg的蜂蜜。
从1979年到1982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协助下,缅甸的养蜂业开始发展起来了,并于1983年在缅甸畜牧水产部的资助下成立了蜂业局,2007年该组织共423人被吸收到缅甸畜牧水产部的畜牧养殖和兽医局下。2005年又成立了缅甸养蜂协会,并推进到缅甸各邦省。蜂业局的职能是促进蜂蜜出口和推广养殖技术,防治疾病,帮助私人企业,提供农作物授粉服务,增加蜂农收入和提高蜂蜜产量。
缅甸养蜂业的现状如下:
蜂蜜产能1000公吨/年,本地蜜蜂种类的养殖户有20000个,种群有60000个,产量每年每个种群3kg,欧洲种类的养殖户有230个,有31200个, 产量每年每个种群50 kg 。
缅甸蜂蜜的年产量如下:
年度
2006
2007
2008
产量(公吨)
440
850
1000
预计2009年会超过1000公吨。
其中蜂蜜出口量如下:
年度
2005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出口量(公吨)
370
351
506
359
373
951
50%以上的蜂蜜通过边贸出口到中国。
蜜蜂的授粉面积如下:
年度
2006
2007
2008
面积(英亩)
335000
335100
350000
分布在耕地、森林、花园等处的蜂巢有助于作物和水果的生长,2008年度,分布在全国的38000个蜂群提供授粉服务总共350000英亩,提高服务产值75万美元,并生产出价值120万美元的蜂蜜,一共创造出200万美元的年收入。
目前缅甸养蜂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下:蜂巢设计如何合理、蜂巢和蜂蜜的如何快速运输、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提高培训和对外交流数量、寻求公平的市场价格、解决产量低、蜂箱的储藏难度大和再利用的问题、加强质量控制和对高含水量的控制。
在缅甸,养蜂业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供蜂蜜,而且可以能够为农作物授粉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缅甸养蜂局对养蜂业重视并且提出了发展的指导原则:要求养蜂必须远离环境污染,远离高速公路和工厂;养蜂应该保持在距离牧场1-3公里以内的地方;而且牧场都必须具有天然的原生植被;不能使用化学产品治疗蜂类的疾病,不能导致环境污染,所用药品来自植物或者本土药材,保持疾病治疗纪录。2008年的中缅贸易额达到了26.26亿美元,其中蜂蜜的贸易额不到60万美元,虽然是很小的贸易产品,但是可以看到缅甸的蜂蜜具有自己的特点, 很重视其产品的天然性, 无污染, 对身体健康有益,同时价格低廉。资料来源: 缅甸养蜂局
驻缅甸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