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节能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 * 一、风 1. 风的形成 a.风 高低空气压差 温差造成的密度差 主因是太阳辐射 b.季风 由海陆温差引起气压差而形成 转向快、风频高、风速强 c.台风 热带气旋 直径20km d.龙卷风 直径1km 破坏力极大 * 一、风 2. 地形风(小气候范围) 建筑通风设计的主要因素 海陆风 山谷风 后院风、花园风、林园风 街巷风 中庭风 * * 一、风 3.自然通风要素 研究:风的形成 a.自然通风:风速≥1.5m/s b.诱导通风:热压、高差 4.通风评估法 指标:a.气流路径——直观、对整体水平的了解、 主观因素较多、实验难 b.通风量——与洞口大小有关、通风量相同时洞口越 小风速越大、较难评估 c.通风率(风速比)——定量方法、直观 建议上述三指标综合运用,视条件而定 * 二、人与风 1.热舒适公式:M﹣E±C±R=△H △H﹤0 感觉冷 △H﹥0 感觉热 △H﹦0 舒适 出汗:带走人体热量 “发汗蒸发与环境湿度成反比,与风速成正比” M-代谢产热 E-蒸发放热 C-对流换热 R-辐射换热 降“温” 通过干湿不均去汗 通过通风对流去汗 * 二、人与风 2.人体对热的感觉: a.温度 b.湿度 c.气流 d.辐射 空气温度 体感温度 * 二、人与风 3.感觉温度(普通着衣、轻作业) 比较干温30℃ 风速由 0m/s 3m/s时 (湿度100%)湿温30℃ 感觉温度30 ℃ 26 ℃ 比较干温30℃ 风速由 0m/s 3m/s时 (湿度60%)湿温25℃ 感觉温度27 ℃ 24 ℃ 若温度﹥36℃时,通风反而不利,成为倒向 * 二、人与风 4.风速与人体舒适度 风速为开阔地平面上10m处的测定值 一般气象统计取平均风速、平均最大风速、极端最大风速 自然通风取平均风速为设计参考 极端最大风速用于力学分析 感知风速:一般是0.5m/s Baetjer氏分析——15~18℃时为0.2m/s 12℃时为0.15m/s 30℃时为0.6m/s 舒适风速:控制在1m/s内,以0.8m/s为佳 超过1.5m/s时,须限制风量 * 二、人与风 5.最佳舒适气候 生物气象图:表明 提出遮阳条件 提出通风条件 提出水蒸发条件 提出环境忍受极限 观点: E.P.Brooks提出以40°N(北纬)为标准,每降低纬度5° 其舒适温度将提高0.56℃(1℉) 上海舒适温度22~28 ℃,冬天20 ℃ 相对湿度以30~70%为舒适区域 干球温度增1 ℃,相对湿度可降5%达到同等感觉 * 三、室外风 * 三、室外风 1.单体建筑形态与风 a.高度与漩涡区 b.宽度与漩涡区 c.深度与漩涡区 * 三、室外风 日本的佐藤监利用风洞试验得出结果: a.当建筑高度H等于纵深D时,建筑面宽L越宽,其反应点的距离E越长,直到L/H=5时,E才趋于常值 b.当建筑面宽L等于纵深D且H/L﹥3时,E/L=1.4~1.6,说明高层建筑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