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2019年高考全国1卷
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应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题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从2019年高考全国1卷试题来看,试题重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素养的考查。题目用清晰、简明的材料为学生呈现具体情境,考生需要牢固掌握主干知识,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深入理解阶段特征,准确分析解释材料。试题为教师在新高三教学中落实新课标指明了方向——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完成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新教材主干知识对旧教材的补充,重视横向与纵向联合复习,重视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教学。
一、从全国Ⅰ卷第24题看商和西周的教学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本题本身不难,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继承方式从商代的“兄终弟及”向西周的“父子相继”发展。然后王位继承方式变化背后,体现出商代与西周政治统治的巨大差异,王对其统治区域的控制力在不断强化,王的权力和地位在不断提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关于商与西周的统治,沈长云先生提出,“商代的征伐,只不过迫使叛逆者屈服,尚未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亲戚子弟统治的史实;而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沈长云先生清晰地指出了商与西周统治力的差异。若对此进行进一步探讨,需要结合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进行分析。
对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张帆先生进行了大量研究。外服指王畿以外的臣属地区,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中较大者被称为“方”,今天亦称方国。这些部族、方国首领要为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被赐予侯、伯等称号。“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这就可以理解商朝17代30位王情况出现的原因,商王有限的统治力并不能确保王位能够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
据许倬云先生研究,与商代相比,西周的分封制是一个巨大的创造,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 许倬云先生提出,“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揉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 在许倬云先生看来,周人封建制度的本意,是为了军事与政治的目的,颇不必用经济发展的理论当作历史演化过程中必经的一环。 所以周人出于军事与政治目的创造的分封制,大大提升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力,在客观上为中国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因而出现了11代12位王的情况。也使得西周与商代相比,王位的继承沿着“父子相继”的方向发展。
二、从全国Ⅰ卷第42题看史学理论的教学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第42题是史学素养考察题。试题呈现了钱穆《国史大纲》的部分序言,让考生评价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全部观点,题型上有所创新。就试题内容来看,本题讨论了国之有(信)史与构建近代国家的关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优秀的史学传统的掌握要求是: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和治学态度,以及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推崇。 基于此,需要对胡适的文化民族主义史学有所研究。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学流派中,文化民族主义史学独树一帜,对当时的史学有重要影响。文化民族主义史家认为,历史学家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复原历史的结构,追求历史事实的真实,更重要的在于追寻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肩负起为中国文化续命的责任。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637-2019 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pdf VIP
- RoboSim虚拟机器人第三课-灯如流水.pdf VIP
- 22、啊哈C语言!逻辑的挑战(修订版)-2020-01-05.pdf VIP
- 《有余数的除法》.pptx VIP
- 山东第四届结构设计竞赛手册(终稿).pdf VIP
- 气排球比赛记分表格模板.doc VIP
- CMA测试试题培训资料.doc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华诗词之美》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版.doc VIP
- 幼儿安全教案:会惹祸的阳台.doc VIP
- 第三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高二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