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人民创新.docVIP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人民创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后训练案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明史·太祖纪》记载: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下令“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这表明朱元璋要(  ) A.裁抑相权 B.加强军权 C.建立内阁 D.改革行省制度 解析:“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意思是奏事不要告知丞相,说明朱元璋要裁抑相权,故A项正确。 答案:A 2.导学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朝废丞相的理解。材料的大意是:从明朝开始就没有善治,原因是明太祖废丞相。这说明黄宗羲认识到丞相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作用。故选C项。 答案:C 3.明末冯元飚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且重者莫如今日。”这反映出明末内阁(  )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解析: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A、B两项与史实不符。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故D项与史实不符。从材料信息看,内阁权力提高,地位也日益重要。故选C项。 答案:C 4.“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实质是皇权至上的后果,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能反映材料实质。 答案:A 5.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皇权从秦到清并不是一直强化;隋唐三省六部制没有削弱了皇权,而是加强了皇权,排除B项;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使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排除D项。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故C项正确。 答案:C 6.“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  ) 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B.侵夺了南书房的权力 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 D.推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解析:题干中“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反映了军机处的人员主要是由皇帝身边的人组成,也就是皇帝的亲信等。故选A项。军机大臣并没有实权,只是跪受笔录,排除C项。B、D两项题干材料未体现。 答案:A 7.导学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 解析:皇帝指令亲近大臣刺探政治动向、经济状况,从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8.《枢垣记略》载:“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  )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一定牵制 C.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 D.内阁决策国家政务 解析:材料中内阁掌握票拟权,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确定,可见清初皇权受到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牵制,故B项正确。 答案:B 9.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政府的行政效率 C.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决策权 D.加强了皇权专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军机处的认识。材料中清政府规定军机处必须对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完毕,不得拖延,说明军机处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军机处是清朝在中央设立的机构,与地方无关,A项错误;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军机大臣是跪受笔录,排除C项;D项虽然是军机处设立的作用,但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B 10.《清史稿》云:“清大学士,沿明旧名,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说明(  ) A.清初皇权加强 B.内阁权力受到限制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