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之古代诗词鉴赏第三讲: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pptVIP

高考专题复习之古代诗词鉴赏第三讲: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借廉颇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用典抒情) 看看如下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 * 【表达方式综合练习】1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记叙、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听到友人被贬后的愤慨和哀怨之情。 * 判断下列诗句中的主要表现手法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用廉颇的典故,其实是以廉颇自比,抒发自己不得志的的忧愤。 想象此去将见到的景象:在广阔辽远的空间,充满浓密深沉的烟霭。离愁就象这些烟霭一样,可见离愁之深。 (用典) (想象) 表现手法 * 判断下列诗句中的主要表现手法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衬静)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先抑后扬 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表现手法 * A、正衬 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一派明净绚丽的初春景象(乐景):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乐情)。 衬托 表现手法 *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衬托 表现手法 * B、反衬:? 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用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衬托 表现手法 * 写景的方法: ①描写角度——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等; ②描写顺序——从外到内、从近到远、从上 到下等; ③描写方法——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 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 描)、远近结合、点面结 合、五觉(感觉、听觉、视 觉、味觉、触觉)结合、声 色结合等。 * 古代诗词鉴赏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高考专题复习之 * 真题体验 (08福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 真题体验 (06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

文档评论(0)

44488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1121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