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
摘要
本文通过李白的诗文以及其传记中对其政治理想的反映和记载,分析出其政治理想悲剧。揭示了李白政治理想悲剧的成因和李白的思想体系与儒家、道家、纵横家以及任侠思想密切相关。但李白是以一个策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中的,而且在唐代的时代背景下,李白这种不合时宜的策士作风和缺乏审时度势的才能导致了其政治悲剧。
关键词:李白;政治悲剧;纵横之术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oems of li bai and its biography to its political ideal reflect and records, the analysis to the political ideal tragedy. Reveals the causes of li bai political ideal tragedy and li bai thought system and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ome and RenXia thought closely related. And I think li bai is a counselor and chivalrous man appeared in our eyes, an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background of li bai, the untimely counselor style and lack of the situation can result in its political tragedy.
Keywords : Libai ;Political tragedy ;And art of
目 录
TOC \o 1-4 \h \z \u
绪论 1
第一章 李白的政治悲剧分析 2
1.古代先贤的政治之路 2
2. 李白坎坷的政治之路和其政治悲剧 2
2.1两次政治悲剧 2
第二章 政治悲剧的原因探究 6
1. 李白的政治理想与其思想性格的联系 6
1.1 李白的思想和性格 6
2.2 儒家、道家、纵横家及任侠思想和性格对其政治理念的影响 7
2. 李白政治悲剧的成因 10
2.1 长安之行失意而归,纵横之术不合时宜 10
2.2 李璘幕府遭到牵连 不能审时度势 14
结论 16
绪 论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所以关于李白的研究向来不乏其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李白总是以他的诗而被津津乐道。然而我认为李白的诗文是其远大政治抱负的体现。但李白坎坷的仕途却为他的人生抹上了一缕悲剧色彩,因此造成李白政治悲剧的原因值得深究。为此本文以李白的思想作为出发点,分析其思想性格对政治理想的影响。总结出李白以纵横之术作为求取功名的途径,在政治上是个策士形象。然后结合社会背景和政治形势来分析纵横之术及其性格和其政治悲剧之间的关系。通过李白政治悲剧的讨论,来拓宽李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李白的政治悲剧分析
1.古代先贤的政治之路
自古至今,中国古代先贤热衷于政治者甚多。即使最终政治失意,或者终身布衣,也不能改变他们为国为民参与政治的迫切心理。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曾在《惜往日》中写道:“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1】提出举贤任能,立法富国的政治理想。而春秋战国时期士的阶层的兴起,代表人物如管仲、乐毅、苏秦、张仪、郭槐、冯援、剧辛等,纷纷为各国利益、为君王奔走效劳。诸葛亮作为古代著名政治家年轻时“好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乐毅。”他与蜀汉君主刘备的鱼水之谊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就唐代诗人而言,杜甫气势不凡地写道:“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2】就连被称为:“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6】的“隐士”孟浩然也在其诗《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6】表现其出仕的意向。
尽管包括先贤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们的仕途经历却各有不同。屈原遭到政敌的谗害,被楚怀王放逐,空留下香草美人的理想而最终投江而死;乐毅“下齐七十二城”功高震主远走赵国;张仪功名卓著却晚年出逃到魏国;苏秦挂六国相印而最终被腰斩;孟浩然终身布衣;杜甫空有致君尧舜的理想却只能屈居八品的检校工部员外郎;尽管郭槐、冯援、剧辛受到燕昭王的重用,诸葛亮最终著名以贤相闻名于世,然而大多数先贤的仕途仍然是坎坷而曲折的。总之,古代先贤都心怀远大的政治理想,然而先贤们在实现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各有不同际遇,那么作为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