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也认为,所谓美(对象)的问题,根本上是人(主体)问题。美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当具备了感受音乐和形式美的时候,人的眼睛和耳朵就已经具备了人的本质力量(想象力、创造力 )。这种本质力量没有形成的时候,人的眼睛和老虎的眼睛是一样的。 马克思总是在主客体关系中来把握主体本质的。他又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就决定了审美主体在审美中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表现为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环节。 (1)惊异: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惊异”看成是哲学研究的起点。到了黑格尔时代,他认为艺术、宗教以及科学研究都起源于惊异,并引入了美学领域。 审美惊异与生活惊异的不同: (1)生活中的惊异表现为好奇,是对某些有悖于日常习惯现象的特别关注,不具有深刻持久的内在意义。 审美惊异是由于审美主体内在的精神召唤而产生的,它与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意义,能引起遐想和美感。 白色乌鸦与癞蛤蟆;白云与鹅卵石 (2)审美惊异是主体的感性体验,不是理性的求知欲。它又不同于科学和哲学研究中的惊异,它不是要求我们理性地去思考对象,而是驱策着我们感性地体验对象。 例如,科学惊异要思考白色乌鸦可能是基因突变,癞蛤蟆的积聚可能是季节变化、生理变化带来的迁徙。审美惊异只是鹅卵石的斑斓的色彩或云朵的奇特形状引起的情感上的舒适、愉悦的体验。 (3)审美惊异的产生离不开主体的自身条件,也离不开对象本身的客观条件。 对发现一朵特异的白云和鹅卵石的惊讶,从主体方面来说,我们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否则,最美的音乐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再从对象方面来说,它们具备了形式上的独特之处,否则就不可能使人产生真正的惊异。 所以,惊异是审美主体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心境与态度。一方面,它把主体从日常的生活世界中引领出来,使之进入审美的状态;另一方面,它也把客观对象从世俗的功利关系中解放出来,使之作为审美对象向人呈现出来。惊异并不会随着审美活动的形成而逐渐消失。相反,它不仅把主体带入审美的世界,而且召唤着他在审美的世界中去经历、去生活。 (2)体验:审美体验就是审美活动中主体为对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的领悟、体味,心灵受到震撼的一种独特精神状态。 审美体验的特点就是情感和想象的充分发挥。一个人越是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他就越有可能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一个人越是能深入生活的底层,饱尝人世间的甜酸苦辛,他就越是具有广阔的视野,越有可能把丰厚的人生积淀转化为一种韵味无穷的审美意蕴。这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有着大量的典型事例。 南宋晚期词人蒋捷的《虞美人》赏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十九世纪荷兰伟大画家梵高—向日葵 梵高性格孤僻,行为固执偏激,但天真善良,曾被人们看做是一个“疯子”。一生没有爱情,没有朋友。梵高又是一个天才,艺术上无以伦比的天才,但一生中孤独始终伴随着他。于是,梵高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上,每一幅作品都倾注了梵高全部的心血。 《向日葵》给人的是孤独、寂寞与苦楚的体验。画中的色彩便是梵高人生的色彩,画中的情感便是梵高的情感,作品中流露的是梵高的喜怒哀乐与人生百味。 (3)澄明:审美主体走向本真的世界。 澄明,是一种清澈、明净的境界。所谓审美澄明,是指人摆脱了功力约束的一种光明、敞亮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它与遮蔽与晦暗相对;走向澄明,亦即揭开遮蔽,从而走向光明之域。物质生产劳动和一般的精神生产活动,它们本身都还不是一种澄明的境界。只有在审美的体验中,澄明之境才会现身出来。 人生有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功利的境界,“求利要求天下利,求名要求万世名。” 第二个境界是道德的境界,一生苦难的杜甫是这层境界的代表。 第三个境界是澄明洒落的境界,陶渊明可归于第三个境界。其心境的澄明、淡泊、旷远,超然物外,摆落了功名世俗的羁绊。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一)审美对象的生成 对象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没有人就没有对象。对象必须与主体的活动联系起来,才能成为主体活动的对象。 审美对象的生成要经历非对象存在、一般对象存在、审美对象的三个演变阶段。 人类出现以前的世界并不是人的对象世界,而是做为非对象性存在物而存在的。 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扩展,人与世界构成了多种多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XX附属医院“十五五”(2026-203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 页岩气压裂技术进展.pptx VIP
- 汽车理论精品教学课件:第四章.ppt VIP
- 小红书三美行业2025平台营销通案(生活美容、美发造型、美甲美睫).pptx VIP
- 拖拉机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课件第1-5章.pptx VIP
- 2025年粮食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电大一网一《工控系统安全防护》实训一SCADA、DCS与PLC的脆弱性漏洞、安全威胁及安全风险的对比分析实训报告1-实训1 .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件 第八章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x VIP
- 水利工程施工图核查与签发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中信期权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