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修ⅲ一轮人教新课标1.1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pptVIP

高考必修ⅲ一轮人教新课标1.1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料运用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二  问题:(1)结合材料一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与材料一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1)提出了“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地位:不受统治者重视。 (2)大一统的思想观点。变化: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新华网2011年9月28日电9月27日晚,备受瞩目的“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子故里曲阜市杏坛剧场开幕”。今年是孔子诞辰2562周年,本届文化节以“儒济天下、和宁四方”为主题,突出国际性,强调现代性,彰显开放性。在开幕式上上演的融聚东方文化特色以及浓郁地方风情的原创大型歌舞《大哉孔子》,独具艺术地表现孔子集大成、释仁义、求大同的思想精髓。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流思想。①体现了孔子“仁”“德”思想;②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强加于其他人,体现了孔子的处事原则;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没有差别;④体现了孔子提倡维护等级的思想,属于糟粕。 答案:A 视角二 新材料新情境?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这与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相符合。 答案:B 视角三 紧扣主干知识? 本课的重点知识有: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的核心主张及其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等所代表的早期儒学主张;儒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及其社会地位和价值的变化。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B项是孟子的思想观点。 答案:B 视角四 关注多元史观?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le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解析:注意题中信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人类意识的觉醒”,结合所学,可知是百家争鸣时代。 答案:A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编辑发行: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第1课时 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及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必修 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演变 核心考点突破 2 高考命题研判 3 基础知识整合 1 第1课时 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及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最新考纲 课标要求 考向瞭望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

文档评论(0)

44488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1121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