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客观题解答技法 了解设误方式 准确判定正误 一、错解词语意思 【作品】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 《夏意》) 【试题】这首诗的结句从听觉角度,写午睡中梦到流莺清脆的啼鸣。 【解析】结句中的“觉”意为“醒来”,并非“觉察”“觉得” 。“梦觉”的意思是“午睡醒来 (听到)”,而不是“午睡中梦到”。 小结 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词汇积累,并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不可以今训古,望文生义;也不可以脱离语境,孤立理解。 二、曲解诗句意思 【作品】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白朴《沉醉东风?渔父》) 【试题】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之心的淳朴朋友,能一起畅游水上,观赏在秋江上自在来去的白鹭沙鸥。 【解析】对“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两句理解错误。推敲诗句间的内在关系,可知“却有忘机友”一句与下句“点秋江白鹭沙鸥”紧紧相连,表明渔父的“忘机友”就是在秋江上自由飞翔的“白鹭沙鸥”,而不是另有其人。 小结 准确理解诗句,既要精准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又要联系诗句所在的语境,梳理清楚诗句间的语意关系,充分借助上下句的提示和限定。忌望文生义,抛开语境,主观臆断。另外,不少诗句存在词语错位现象,理解时要进行恰当的语序调整,准确判定词语的组合,不可机械草率地理解。 三、景物特征(气氛)概括不当 【作品】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 惟见孤萤自开阖。(苏轼《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里五里野人舍) 【试题】尾联描写深夜里中庭风起,清露满地,只有孤萤飞来飞去,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气氛。 【解析】“凄清孤寂的气氛”不当。 作品的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说诗人骑快马,着青衫,在三百叠的青山中一闪而过,突出了赶路迅速轻快,透露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颔联点出借宿的人家,其房屋附近的修竹、清泉表现了环境的清新幽美,那么诗人的心境肯定也是愉悦的。颈联写屋内的陈设,草鞋竹杖,蒲席松木,皆简朴自然,由此可感知诗人心中的恬适。在前三联所写景象与诗人心境的背 景下理解尾联,就可以确定尾联景物所渲染的气氛为恬静宁谧,而不是凄清孤寂。 小结 要准确把握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或景物所渲染的气氛,除了需深入品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准传达其特点或气氛,还要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和思想旨趣,忌孤立理解。诗句所写的是哀景还是乐景,渲染的是凄凉的气氛还是欢悦的气氛,务必精准确定。 另外,人物形象的特点、事物形象的特点,都需深入感知,准确概括。 四、思想感情分析错误 【作品】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陆机《赴洛道中作》) 【试题】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越过高山、走过原野之后的释然。 【解析】“流露出越过高山、走过原野之后的释然”不当。揣摩诗句间关系,头两句“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是总说,三、四句“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展示: 诗人骑着马登上高山,走过平野,表现了行程的艰难不易。 再根据下面的“抱影寐”“侧听悲风响”“抚枕不能寐”等语句,可知诗人一路上的心情是孤寂悲愁的。 由此可以断定,“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两句流露出的不是“释然”的心情,而是孤独和愁苦。 【作品】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②。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李白《古风?其三十九》) [注]①徂晖: 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 非醛泉不饮。 【试题】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解析】“昂扬奋发的基调”不当。三、四句描绘了霜打万物,秋意浓郁,风过大荒,凛然生寒的景象,渲染的是苍凉萧瑟的气氛,所谓的“昂扬奋发”的基调与此不符。再看下文,抒发的是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这些感情也都不是昂扬奋发的。因此,前四句奠定的应是苍凉萧瑟的情感基调。 小结 分析诗句蕴含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要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还离不开对作品脉络的梳理,对其前后语句的意思和思想感情的把握。 判定开篇诗句奠定了什么样的情感基调,既要准确把握这些诗句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列夫;托尔斯泰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年春高中物理第10章热力学定律16功和内能习题课件.ppt
- 2017年春高中物理第10章热力学定律2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习题课件.ppt
- 2017年春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习题课件.ppt
- 2017年春高中化学第4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4糖类习题课件.ppt
- 2017年春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六单元12.2 沟通增进师生情 课件.ppt
- 2017年最新科学课件7.我们的大丰收.ppt
- 2017年河北中考数学模拟试卷-2.doc
- 2017年春高中化学第5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18功能高分子材料习题课件.ppt
最近下载
- (正式版)D-L∕T 860.74-2014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4部分:基本通信结构 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docx VIP
-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国家标准.pdf
- 防火墙运维.docx VIP
- T_BPMA 0010—2021_现制现售净水机卫生管理规范.pdf VIP
- 有害物质识别与评估控制程序.doc VIP
- 胃脘痛•胃痞病(胃息肉)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docx VIP
- JAVA应用系统开发规范概要1.doc VIP
- 临床诊疗指南(肿瘤科分册).doc
- 剑桥少儿英语一级上unit15_a_happy_new_year.ppt VIP
- 2024年05月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公开招聘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典型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含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