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篇造血和淋巴系统;;;重点难点;骨髓显像;在活体条件下显示红骨髓的分布及活性情况。
可独特、无创、全身评价人体造血功能及其变化的影像学方法,可弥补局部活检和骨髓穿刺的不足。;骨髓(bone marrow)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
位于全身骨骼骨髓腔(bony cavity)中。
分为由各系造血细胞、网状内皮细胞(reticuloendothelial cell)和少量脂肪组织组成、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red marrow)和黄色脂肪组织构成、无造血功能的黄骨髓(yellow marrow)。
新生儿全部骨髓腔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外周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取代,正常成人主要分布于颅骨、中轴骨、双侧肱骨和股骨近心端1/3处。;在正常及大多数的病理情况下,红骨髓中的造血细胞与网状内皮细胞的分布是一致的。
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活性与骨髓造血功能的强弱是相平行的。
网状内皮细胞或单核吞噬细胞能吞噬经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胶体颗粒,从而使骨髓显像,间接地观察了全身红骨髓的分布和造血功能的变化。
;放射性胶体骨髓显像
红细胞生成骨髓显像
粒细胞生成骨髓显像
另外,近年来随着PET骨髓示踪剂的研究和应用,细胞代谢活性骨髓成像(metabolic activity imaging)和细胞增殖活性骨髓成像(proliferative activity imaging)日益进入相关应用研究。
;放射性核素示踪剂;患者无需特殊准备。
显像前排空膀胱。
仰卧位行前、后位全身显像。
根据需要对感兴趣区部位行局部断层或CT融合显像。;核医学(第9版);1. 中央骨髓和外周骨髓均不显影或明显显影不良;2. 骨髓增生活跃型
中央骨髓和外周骨髓显影增强,影像清晰,甚至向四肢远心端扩张。
提示全身骨髓增生活跃。;3. 外周骨髓扩张型
中央骨髓显影不良,而肱骨和股骨骨髓显影并向远心端扩张。
提示中央骨髓受抑制,外周骨髓功能代偿性增生。;4. 骨髓局部显像剂分布减低、缺损或增高
提示局部骨髓功能减低、缺失或增强。;5. 中央骨髓受抑制而外周骨髓功能扩张
中央骨髓显影不良,而外周骨髓、肝、脾等其他部位出现显像剂局灶性分布增高。
提示有髓外造血,为一种造血功能的代偿性现象。;(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核???学(第9版);核医学(第9版);核医学(第9版);(二)白血病
;(三)骨髓栓塞;(四)多发性骨髓瘤;(五)骨髓穿刺和活检定位;(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aemia vera,PV);(七)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核医学(第9版);(八)其他;脾显像;可显示脾脏生理功能。
用于脾血管瘤、脾破裂的诊断及脾脏移植的监测等。;利用脾的单核吞噬细胞能够吞噬放射性胶体颗粒或选择性摄取并吞噬变形红细胞的功能,静脉注射放射性胶体或标记的变形红细胞,它们被脾的单核吞噬细胞吞噬而浓聚于脾,使脾显影。 ;分为两大类
1. 放射性胶体。
2. 放射性非胶体类 主要有99mTc-热变性红细胞(denatured RBC,DRBC)和111In-血小板。;患者无需特殊准备。
探头置于腹部(包括脾脏和肝脏),然后进行平面显像,如前位、后位和左侧位,必要时加做左前斜位、左后斜位和SPECT/CT融合显像。
前位影像采集750k,其他各体位的采集时间与前位影像相同。若进行脾动脉灌注显像,应行“弹丸”式静脉注射,即刻以1秒/帧的速度连续采集60s。;核医学(第9版);1. 脾脏存在、大小和功能的探查
2. 解剖性无脾和功能性无脾
3. 副脾诊断
4. 脾脏梗死和脾外伤
5. 种植脾脏的探测及判断存活情况
6. 脾内占位性病变
7. 左上腹肿物的鉴别诊断 ;淋巴显像;对淋巴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方法简便,图像清晰,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目前主要用于前哨淋巴结探测,淋巴结转移癌的检查,淋巴瘤的辅助诊断,淋巴水肿的鉴别诊断等。;淋巴显像的原理是借助于淋巴系统对放射性颗粒的运输、沉积和吞噬作用来完成的,利用ECT显像,即获得淋巴结和淋巴管造影像。 ;淋巴显像剂有其特殊要求,为一些大分子或胶体物质,应具有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基底膜、直径小于100nm、颗粒分散度小、稳定性高、局部注射后淋巴清除速度快、淋巴结摄取率高、在淋巴系统中滞留时间相对较长等特点。
最适宜的淋巴显像剂颗粒为4~5nm直径25nm。;类型;(一)注射部位
淋巴显像可以了解某一区域或组织器官正常淋巴回流的生理性分布;也可观察肿瘤周边淋巴回流是否通畅、确定恶性肿瘤是否侵及周边淋巴组织。显像剂注射点需要根据检查部位、范围要求来确定。;检查范围;(二)体表标志
为了准确进行淋巴结解剖位置定位,常需确定体表标志。;体表标志;(三)给药方式
淋巴显像可采用皮下、组织内、黏膜下或皮内等给药方式。
检查前向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