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养配餐 食谱编制 第一节 平衡膳食 (一) 平衡膳食概念和原则 概念 提供营养素配比适宜,必需营养物 质含量充足的膳食。 原则 要求三大产热营养素比例平衡,其 中蛋白质占热量总量10~15% , 脂肪占热量20~30%, 碳水化合物 占热量55~65% 。 (二) 几类食物平衡 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平衡 钙、磷食品平衡 一般成年人 Ca:P=1:1~1:1.5 婴儿 1.5:1~2:1 青少年 1:1 老年、儿童 1.5:1 钾、钠食品平衡 K:Na=3:1 铁、锌食品平衡 Fe:Zn=1:1~1.2:1 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平衡 必须氨基酸平衡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平衡 (四)碱性食品 碱性食品 指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其代谢产物呈碱性时叫碱性食品,一般说大部分水果、蔬菜、豆类等食品含有钾、钠、镁等它们在体内氧化产生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MgO、CaO 等。 (五)食物种类多样性 谷类、薯类、干豆(除大豆外)类 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是我国膳食的主要热能来源。 动物性食品类 包括肉、禽、奶、蛋、鱼等,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大豆及其制品类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无机盐、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 蔬菜、水果类 主要提供胡萝卜素、维生素C、无机盐和膳食纤维。 纯热能食品类 包括动植物油脂、食糖和淀粉等,主要提供热能和必需脂肪酸。 (每日应供给18种以上食物种类) (六)一日三餐热能分配 一般膳食中一日三餐能量分配 早餐 30% 中餐 40% 晚餐 30% (七) 食物平衡中医学观点 中医学理论 食物有温、热、寒、凉四性之分;甘、酸、苦、辛、咸五味之别。凡属寒性或凉性食物,食后能起到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凡属热性或温性食物,食后起到温中补虚除寒作用。只有选择多样食物搭配,合理烹制,才能达到食物平衡效果。 第二节 平衡膳食食谱编制 一、营养配餐的概念 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即达到平衡膳食。 1、可以将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具体落实到用膳者的每日膳食中,使他们能按照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又防止营养素或能量的过高摄入。 2、可根据群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的品种、生产季节、经济条件和厨房烹调水平,合理选择各类食物,达到平衡膳食。 3、通过编制营养食谱,可指导食堂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管理食堂膳食,也有助于家庭有计划地管理家庭膳食,并且有利于成本核算。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3、食物成分表 4、营养平衡理论 ⑴膳食中三种宏量营养素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 ⑵膳食中优质蛋白质与一般蛋白质保持一定的比例; ⑶ SFA:PUFA:MUFA之间的平衡 (一)保证营养平衡 1、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人体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2、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 (二)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 (三)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情况。 (四)兼顾经济条件。 营养食谱的编制方法(一) 一、计算法 1、确定用餐对象全日能量的供给量。 2、计算宏量营养素全日应提供的能量。 3、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的每日需要量。 4、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的每餐需要量。 5、主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 (1)主食品种、数量的确定:由于粮谷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因此主食的品种、数量主要根据各类主食原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确定。 (2)副食品种、数量的确定: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应在已确定主食用量的基础上,依据副食应提供的蛋白质质量确定。 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主食中含有的蛋白质重量; 2)用应摄入的蛋白质重量减去主食中蛋白质重量,即为副食应提供的蛋白质重量; 3)设定副食中蛋白质的2/3由动物性食物供给,1/3由豆制品供给,据此可求出各自的蛋白质供给量; 4)查表并计算各类动物性食物及豆制品的 供给量; 5)设计蔬菜的品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准备知识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doc VIP
- 2019款林肯航海家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财务管理培训之财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PT课件共29张PPT).pptx VIP
- 河北高职单招考试二类单招联考文化试题.docx VIP
- 宅经.pdf VIP
- 金川公司社招技能操作人员考试题.pdf
- 暴雨洪水计算表格.xls VIP
- 年产8万吨乙酸乙酯生产车间的设计论文.docx VIP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默写专题训练---看图填诗句类默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