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创办新式学堂 (一)外国语(方言)学堂 1.京师同文馆:1862年恭亲王奕訢奏请在北京创办的外国语学堂。 2.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李鸿章奏请“仿照同文馆之例”,在上海设立的外国语学堂。 3.广州同文馆:1864年广州将军瑞麟等奏请仿照上海广方言馆之例,在广州开设的外国语学堂。 1887年新疆俄文馆 1888年台湾西学馆 1889年晖春俄文书院 1893年湖北自强学堂 (二)武备学堂 1.福建船政学堂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于福建船政局福州马尾船厂附设船政学堂 2.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1874年设立,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军事工程学堂。 3.广东实学馆:1880年 4.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 5.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是我国近代陆军军官学校之始。 1886年广东黄埔鱼雷学堂 ; 1887年广东水陆师学堂 ; 1888年北京昆明湖水师学堂 ; 1889年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 ; 1890年江南水师学堂; 1890年奉天旅顺口鱼雷学堂; 1894 年山东烟台海军学堂; 1895年江南陆师学堂; 1898年湖北武备学堂。 (三)科技学堂 1876年福州电气学堂; 1880年天津电报学堂; 1882年上海电报学堂; 1891年湖北算术学堂; 1894年天津医学堂; 1895年山海关铁路学堂; 1896年南京铁路学堂; 1896年湖南湘乡东山精舍; 1896年南京储才学堂; 1898年湖北农务学堂; 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 (四)京师同文馆 是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清政府在与外国列强的交涉中,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难辩,一切隔膜”,因而受人欺蒙,培养“通事” 、“译员”即成为当务之急。 1861年1月20日清政府批准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京师同文馆,并于1862年6月正式开学。 1862年设英文馆; 1863年设法文馆和俄文馆; 1866年设算学馆; 1872年设德文馆; 1896年设东文馆;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课程是外国语居首位,外语通后, “方可兼习别艺” 。此外汉文经学,要贯穿始终。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学堂,是洋务学堂的典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五)对新式学堂的评价 1.新式学堂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2.开设“西文” “西学”课程,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 3.洋务学堂在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在社会实践等方面起了开创讲究实用科学的新风气 二、留学教育 留学教育是洋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派遣留学生的原因: 1.开眼看世界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国家处于落后挨打甚至被瓜分的局面,洋务派认为若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熟悉西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2.师夷之长技以图自强 (一)清末幼童留美计划 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一大批思想意识先进的士大夫提出要学习西方,以图自强,达到“比而齐之”、“驾而上之”的目的。于是,容闳、奕忻、文祥、李鸿章、曾国藩等这些中国近代运动的倡导者,在设新式学堂、引进西方科学的同时,在1872年极力促成了幼童留美计划的成行,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于是开始了。 1870年冬,曾国藩任命陈兰彬为总监,容闳为副总监,根据曾国藩与李鸿章拟定的《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开始办理幼童赴美事宜。 《章程》主要内容为: ①每年选派30名幼童到美国学堂学习,四年共派遣120名; ②幼童从上海、宁波、福建、广东等地挑选,年龄为十三四岁到二十岁; ③肄业年限为15年,学成后全部回国听候派用;等等。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幼筒30名由陈兰彬带领从上海搭船赴美,1873年、1874年、1875年,第二、第三、第四批各30人相继成行。 这些学生除在国外学习“西学”外,还必须在留学监督的领导下“随时课以中国文义” 。 出于使祖国富强的强烈愿望,留美幼童大多选择了国家急需的机械、铁路、矿冶、邮电、造船以及各类军事工业等专业学习。 第一批留美幼童 1881年,因监督吴子登的顽固思想,认为留学生沾染洋气,“他日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并且有害于社会”为理由,几乎将所有学生召回,留下学习的只有少数人而已。 (二)留学欧洲 1873年12月7日,船政大臣沈葆桢在《船工将竣谨筹善后事宜折》中提出派遣学生赴欧留学的建议,清廷很快将沈葆桢的奏折批转总理衙门“速议具奏”。 总理衙门组织南、北洋通商大臣及左宗棠等就派遣船政学堂学生赴欧留学一事进行讨论。总理衙门在征求上述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