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题目 角度和方式,法律史如何“深描”
——以《公主之死》和《叫魂》为例
姓名与学号 蔡祎祎 3110104911
指导教师 金敏
年级与专业 二年级 社会科学试验班
所在学院 求是学院
角度和方式,法律史如何“深描”
——以《公主之死》和《叫魂》为例
社会科学试验班 蔡祎祎 3110104911
在《法律史的视界:方法、志趣与范式》的注释中,梁治平先生提到,接受过历史和法律双重训练的宋格文曾向他回忆,自己当年对中国法律史发生兴趣,是因为读到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坦诚地说,我之所以会翻开《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和《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也是因为“标题党”的缘故。相比于大多数中法史教科书的枯燥无味,司法考试教材的“简单粗暴”,对一个个案的凝视,亦即格尔茨在文化人类学上所谓的“深描”实在有趣。它在广义的法概念的指导下,让中法史的视界更加生动与开阔。
田晓菲说,叙述的方式和角度,往往比叙述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叙述的内容。一般而言,方式和角度是紧密相联系的,但是这两者又存在差异。如果我们分而视之,可以发现两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各有侧重点。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公主之死》和《叫魂》两本书前者贵在角度后者贵在叙述方法。它们对于中法史个案的研究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就像前者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公主”之死,李贞德选取了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来对案件进行深描;而对于“叫魂”,孔飞力则是通过多学科的纵横对乾隆年间的这一事件进行凝视。
先来说说《公主之死》。作者在这本小书开头的楔子里引用了《妒妇记》里的一则故事。谢安想纳妾而妻子刘氏不允。谢安的学生用周公写的诗来劝谕刘氏。刘氏的回答堪称千古名言:“周公是男子,相为尔,若使周姥撰诗,当无此也”。如果制礼的是周婆而非周公,那么中国法律史肯定是另一种样子。
小书中的案件取材于《魏书》:北魏兰陵长公主嫁给了贵族子弟刘辉。由于发现驸马有“婚外情”,好妒的兰陵长公主不光处死与刘辉通奸的婢女,而且将婢女开膛破肚,取出初具人形的胎儿送给驸马。两人离婚,后复婚。复婚后刘辉在公主怀孕期间,又与民女张容妃、陈慧猛有染。在夫妻俩的一次争执中,刘辉在忿怒中将公主推倒践踏,导致胎儿流产,后来公主也终因失血过多而死。
用一般的法律理论视角来看待这起案件,无非是刘辉故意伤害罪准用法律依据的问题。但是这里,伤害案变成了“公主之死”,法律视角一下子变成了女性主义的视角。受害者不仅是女性,还是皇室成员。于是,对涉案人员的处理产生了争议。其根源在于,是适用父系伦理还是皇权伦理?
在坚持断狱判刑应该以父系家族伦理为标准的官僚集团看来,女子出嫁之后,丈夫就是她的“天”,她应该遵从“夫家认同”,其至尊至敬的对象由父亲转为丈夫,因此公主和胎儿只是“刘辉的妻儿”而已,罪不至死。可是从代表皇族利益的门下省官员看来,刘辉伤害的是皇室成员,皇族的利益被侵犯,应以大逆不道的谋反罪处以死刑。最后,虽然北朝的法典已经儒家化,但是刘辉仍被判处死刑。
从表面上看,皇权伦理压倒了父系伦理,但是在这特殊事件中,却有着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鲜卑族有女人参与决策的传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灵太后是女人。最后的判决无疑透露出“周婆”以来女性在父系伦理之下隐藏的某种心态,不独灵太后有之。
这本小书得出的结论无疑是对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结尾处“儒家化成于北魏”的有力批驳。囿于各种社会因素,law in book和law in action存在巨大的差别,如果我们只是将视界限缩在成文法典上,那么将无法发现“表达”和“实践”的脱节,将忘却恰恰是一个个丰富而生动的个案,才构成真实的“活着”的法这一基本的常识与判断。这样一来,我们的任何解读,哪怕是运用了新方法的解析,其结论都可能是不可靠的——因为法律文本与现实状况完全有可能南辕北辙。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当儒家经典中所标榜的伦理思想,和统治权威的利益相抵触的时候,专制皇朝就未必全心全意地支持了。刘辉殴主伤胎案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红楼梦的法律世界》“八议”篇,尹伊君写雍正对于“八议”的心态:既不愿八议存于律以防皇族功臣妨碍他的统治,另一方面又要保留八议为其所用。此种心态足见统治者对儒家法律在实践层面上的选择性适用。也正因如此,以独特视角而进行的深描显得更为必要。
《公主之死》无疑以叙述角度见长。孔飞力的《叫魂》则是叙述方式的典范。梁治平在他长文的注释中写道,《叫魂》虽不以法制史为主题,却对法制史研究深具价值,应当引起法史学者的注意。
《叫魂》一书共有十个章节,孔飞力通过对发生在清朝乾隆三十二年间的一个简单案件的复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