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 文 水 资 源 】水均衡法计算乌海巴音树贵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 徐德伟1 ,单威2 ,张晓冬2( 1.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
【水 文 水 资 源 】
水均衡法计算乌海巴音树贵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
徐德伟1 ,单
威2 ,张晓冬2
( 1.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2. 内蒙古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 文章运用水均衡法对乌海巴音树贵水源地的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进行平衡计算,评价了
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均衡法; 补给量; 排泄量; 评价
中图分类号: P 333. 1
文章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0088( 2014) 04 - 0047 - 03
泄方式主要是蒸发、人工开采和径流排泄。目前本区
无大规模的地下水资源开采,地下水水位变化受气候 条件和黄河水位波动影响,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
0
引言
巴音树贵水源地位于黄河西侧、乌兰布和沙漠东
缘,东部与乌海市海勃湾区隔河相望,属黄河冲积平原 与乌兰布和沙漠交接地带,面积 40 km2 。研究区内地
下水埋藏浅、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开采便利,是理想的 集中供水水源地。
2
水量均衡法基本原理
水量均衡法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将均衡区视为
一个整体时,某一均衡时段内地下水补给量与消耗量 ( 排泄量和开采量) 之差,应等于均衡区中地下水总量 的变化量。各量之间的关系有:
1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研究区属中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带,较缺水。地
表水为黄河水系。风积形成的沙丘和河漫滩是研究区 的主要地形形态。含水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石、砂 砾石、砂层。地下水稳定,以孔隙潜水的形式埋藏于第 四系松 散岩类沉积物中。含 水 层 厚 度 累 计 大 于 119 m。水位埋深一般在 0 ~ 13. 6 m,河漫滩大部分地区地 下水埋深小于 1 m。水 量 丰 富,单井出水量一般均大
△H
Q总补 - Q总排 = μF
△t
3
Q总补 —补给项总和,万 m
Q总排 —排泄项总和,万 m
/ a;
/ a;
式中
3
μ—给水度或弹性释水系数;
F—含水层分布面积,m2 ;
△H—单位时间内的水位变幅,m / a。
△t
于 2 000 m3 / d,水 化 学 类 型 为 HCO
· SO - Na · Mg
3
4
型水,矿 化 度 小 于 1g / L。含水层渗透系数为 12. 1 ~
16. 1 m / d。
研究区内孔隙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 补给、从西部沙漠地区流入的一定径流量的侧向补给、 农田灌溉水回渗补给及傍河开采条件下激发的黄河水 侧向补给; 地下水水位总的趋势是从南西流向北东; 排
3
研究区地下水评价
3. 1
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
3. 1. 1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大气降水入深补给量采用入渗系数法计算,采用 如下计算公式:
48内 蒙 古 水 利2014 年第 4 期( 总第 152 期)J—水力坡度;α—断面线与流线之间的夹角,度。研究区西部及南部均为地下水侧向径流流入区, 地下水侧向径流流入总量为 877. 36 万 m3 / a。3. 1. 4 地下水补给总量研究区内 地 下 水补给量包括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量、地表水灌溉回渗量及侧向径流流入量,经计算,多 年平均补给总量为 1 057. 97 万 m3 /
48
内 蒙 古 水 利
2014 年第 4 期( 总第 152 期)
J—水力坡度;
α—断面线与流线之间的夹角,度。
研究区西部及南部均为地下水侧向径流流入区, 地下水侧向径流流入总量为 877. 36 万 m3 / a。
3. 1. 4 地下水补给总量
研究区内 地 下 水补给量包括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量、地表水灌溉回渗量及侧向径流流入量,经计算,多 年平均补给总量为 1 057. 97 万 m3 / a。见表 3。
Q降 = αFX
式中 Q降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万 m α—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F—接受降水入渗面积,km2 ; X—有效降水量,m / a。
3
/ a;
本次计算期( 2011 年 12 月 ~ 2012 年 12 月) 的有
效降水量为次降水量及连续降水量超过 10 mm 的 降 水量之和; 多年平均( 1971 ~ 2009 年) 有效降水量的计 算公式为: 有效年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 多年 平均降水量。工作区内水位埋深大于 10 m 的地区实 际形成的降水渗入量趋近于 0,所以接受降水入渗面 积只计算区内水位埋深小于 10 m 的区域。
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结果,见表 1。
表 1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结果
表 3
研究区天然补给量统计
多年平均补给量
补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