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寻找清除雾霾的森林密钥
一月中旬以来,厚重的雾霾久久盘踞在我国天空。弥漫的烟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笼罩着1/3的国土。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华东、华南,甚至西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在1月12日23时,北京城区pm2.5值史无前例一度达到993微克,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各地纷纷采取紧急措施,应对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就在人们普遍不安和沮丧的时候,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于1月16日在北京启动了《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项目。这对人们焦躁不安的情绪,无疑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抚慰。
行动就是希望
森林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有除尘、净化空气的功能,可以减轻和治理污染。对此,人们早有共识。但是,应用生物措施阻滞和吸收大气中的颗粒物,降低其危害的独特功能体现在具体科学数据上是多少?什么林相对大气中的颗粒物有更强的吸附能力?森林生态系统是如何吸收、转移大气中的颗粒物的?这些问题至今尚无人能答。
此次国家林业局启动的《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项目,就是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避免单纯控制排放、牺牲经济发展来实现治理的不现实做法,寻求一条治本之策,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力量来达到绿色控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此,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就项目做了批示、提了要求。项目团队多次召开研讨会,完善项目建议、技术路线及任务等。
这个项目依托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重点选择了北京、广州两个pm2.5问题相对突出、关注度较高的大城市作为研究试验点。通过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监测方法学及样带观测,分析植被阻滞吸收pm2.5等颗粒物的生态机制,定量提出代表区域调控pm2.5等颗粒物的适宜树种,分析和评价森林阻滞吸收pm2.5等颗粒物的功能,提出增强森林阻滞吸收pm2.5的调控技术,并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
项目联合了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一百余名多学科专家组成优势团队开展协同攻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李文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蒋有绪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曲久辉研究员领衔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教授组织开展植物吸尘、滞尘的生理机制研究。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北京林业大学的余新晓教授。
雾霾上了一课
近几年的雾霾天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它不再陌生,各种指数已被公众熟知。几个月前,美国大使馆的一台空气监测仪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不仅让人们知道了空气状况的另一种描述,也让pm2.5这个名词深入人心。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对于pm2.5的危害,项目负责人余新晓做了客观的描述,“pm2.5主要对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这不是危言耸听。前不久在广州举行的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每个人每天要呼吸2万多次,如果空气质量不好,对人的危害太大了!”钟南山介绍说,人的肺部原本是有自我净化功能的,但他通过临床和手术等途径的统计数据发现,因大量污染物被吸入肺部,广州居民的肺脏已丧失了自我净化能力而遭到威胁,“无论是有病还是没病,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钟南山进一步介绍说,“在灰霾天,呼吸科门诊量会增加一成半。”钟南山说,作为医生而言,他最怕出现灰霾天气,而复合型污染的大气中的一些污染物,是诱发皮肤癌和肺癌的重要因素,“现在肺癌已成为广州的常见病”。
让人窒息的脏空气毒空气,逼着我们思考粗放式的发展和自私的现代文明带来的恶果。这一次的雾霾天气是如何形成的?pm2.5从何而来?《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项目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分析。
雾霾天气给我们上了一课,强调的还是人们早就明白的科学发展观。人们把不顾一切的狂躁式发展称作“不顾子孙后代”,似乎已经意识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当利益追逐出现在近乎“谋财害命”的市场环境下,就只能看到一种不计后果的狂躁——失去了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敬畏。雾霾在提醒人们重视“科学发展观”,提升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雾霾引发的断想
面对阵阵雾霾来袭,人们在不安和沮丧之余,没有习惯性地带着受害者的情绪怨天尤人,而是反思自身的高碳生活对环境的破坏作为。此次雾霾中的颗粒物主要来自煤炭消费和机动车尾气,pm2.5爆表,我们不只是受害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