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语法讲析(01)名词用作动词.docVIP

高考文言文语法讲析(01)名词用作动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文语法讲析(01)|名词用作动词 原创:王珏 珏哥讲语文2018-01-10 为爱痴狂刘若英?-?少女小渔刘若英的美丽与哀愁 一、知识梳理 1.名词后面带补语,活用为动词。其组合格式:名词+介词结构(补语)。 当一个名词在补语之前,意味着它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因此这个名词就作动词用了。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 (2)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1)中名词“舍”后带有介词短语“于其址”作其补语,“舍”活用为动词,意为“筑舍定居”。全句译为“唐朝慧褒和尚当初在那里筑舍定居”。(2)为省略介词“于”的省略句,全句应为“沛公军(于)霸上”,名词“军”后带有介词短语“(于)其址”作其补语,“军”活用为动词,意为“驻扎”,全句译为“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2.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时,活用为动词。其组合格式:能愿动词(能、欲、可、足)+名词。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4)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3)中名词“水”前有能愿动词“能”,活用作动词,意为“游泳”。全句译为“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4)中“目”前面有副词“数”(屡次),便活用为动词,意为“使眼色”。全句译为“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 3.名词后面带宾语,活用为动词。其组合格式:“名词+代词(之)”或“名词+名词”。 (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6)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5)中“名”在作宾语的代词“之”之前,活用为动词,意为“命名”。全句译为“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6)中“籍”在作宾语的名词“吏民”之前,活用为动词,意为“登记”。全句译为“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 4.名词前后用“而”或“以”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活用为动词。其组合格式:“动词或动词短语+而(以)+名词”或“名词+而(以)+动词或动词短语”。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8)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7)中“南”用在连词“而”之后活用为动词,意为“向南飞”。全句译为:“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8)中“白衣冠”用在连词“以”之前活用为动词,意为“穿白衣,戴白帽”。全句译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5.否定副词之后的名词通常用作动词。其组合格式:“否定副词(不、未、弗)+名词”。 (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9)中“王”紧接在否定副词“不”之后活用为动词,意为“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全句译为“如果做到了这些却不能称王,这种情况是从未出现过的。”。 6.“所”字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其组合格式:所+名词。 (10)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10)中“罾”(渔网)与其前面的“所”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为“用网捕”。全句译为“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7.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其组合格式:名词+代词(名词)。译为“使(让)……为……”或替换为一个及物动词。 (1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项羽之死》) (11)中名词“王”活用为使动词,意为“使……为王”,“王我”即“使我为王”。全句译为:“纵使江东的父老乡怜惜(我),让我称王,我又能有什么面目见他们?” 8.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名词带上宾语,主观上对宾语会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其组合格式:名词+代词(名词)。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12)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12)中名词“侣”和“友”活用为意动词,意为“以……为侣”“以……为友”。全句译为“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或“把鱼虾做为伙伴,把麋鹿做为朋友”。 二、题型分析 1.(2008年全国卷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2.(2014年湖南卷)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考查名词用作动词的试题主要有两种:一类是选择题,第1题就推断文言实词意思的选择题。一类是文言翻译题,第2题就是文言翻译题。一般是以选择题为辅,翻译题为主。 三、解题技法 名词用作动词的判断方法主要采用“语法分析+语境分析”双析法。 先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标志性位置判定。即“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