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百合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引种观察-园艺学报.pdf

大百合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引种观察-园艺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 艺  学  报  2002 , 29 (5) : 462~466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大百合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引种观察 张金政  龙雅宜  孙国峰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北京 100093) 摘  要 : 简述大百合的形态与染色体组型的多样性 。通过不同分布地鳞茎引种栽培观察分析 , 对其种 名的归属提出看法 , 并指出人工栽培与植株形态变化的关系 。 关键词 : 大百合 ; 多样性 ; 引种 中图分类号 : S 68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13353X (2002) 1824 年 Dr . Wallich 在尼泊尔谢奥波伦 ( Sheopore) 首先发现了大百合这种植物 , 并定名为 L ilium giganteum ; 随后 , Hooker 在 1852 年英国植物杂志上对该种作了详细的植物学性状描述 ; 栽培大百合 因其植株高大 , 花大优美 、芳香 , 在欧洲获得了 “百合王子”的美誉 , 以后 Baron Hugel 在喜马拉雅 地区印度的旁遮尔 (Peel Punj al) 、克什米尔也发现了这种大百合 , 在库茂翁省 ( Kamaon , 该种模式标 本采集地) Gurwhal 与Busehur 海拔高度 2 500 ~3 000 m 潮湿森林下黑色肥沃的腐叶土中大百合分布 〔1〕 较普遍 , 越冬鳞茎靠近地表 , 冬季 11 月至次年 4 月由雪层覆盖 , 蒴果成熟期迟至 11~12 月 。 1  大百合种的形态特征 茎 : 直立 , 圆筒状 , 平滑 , 顶端渐窄 , 高近 3 m , 绿色 , 中上部带有红紫色 , 基部周长 14 cm 。 叶 : 互生 , 四散 , 节间长度变化大 , 具柄 ; 中低部位叶柄长可达 30 ~36 cm , 厚而宽 , 基部具 鞘 , 下部表面凸出 , 上部具深而宽的沟 ; 下部叶片宽卵圆形 , 基部心形 , 先端渐尖 , 长 25~30 cm , 宽20 cm ; 中、上部叶片渐呈卵圆形 , 先端急尖 , 叶面积渐变小而无柄 ; 网状脉序 , 具一明显的中 脉 ; 叶片上表面光亮深绿色 , 下面色较浅 。 苞片 : 卵圆形 , 急尖 , 早落 , 留下似半月形苞片痕 。 花 : 白色 , 具紫鞘 , 下面带绿色 , 漏斗状钟形 , 先端下倾 , 总状花序上有花 12 朵 , 芳香 。花筒 带绿色 , 基部周长约 5 cm , 向上渐扩张 。花被片略外卷 , 长圆状匙形 , 外 3 片内面略带紫色条纹 ; 内层 3 片稍宽 , 内面具深紫色条斑 , 外面有明显的凸出脊 , 脊两边有纵沟 , 内面有两条由浅沟分开的 脊 。花梗圆形 , 长 0 . 6 ~2 . 5 cm , 带绿紫色 。雌蕊与雄蕊不伸出 , 雄蕊 6 , 外 3 枚较长 , 花药丁字着 生 , 花粉黄色 , 雌蕊略短于长的雄蕊 , 花柱末端成大扁形柱头 。 2  属名和种名的变化 Elwer 1877 年 、Makino 1913 年均将此种 自L ilium 属中划分出 , 定名为 Cardiocrinum giganteum 。我 国植物志第十四卷确定此名 。其基本特征是 : 基生叶叶柄基部膨大形成鳞片 , 鳞茎肥厚 、肉质 , 无鳞 茎皮 , 花序长出后随即凋萎 , 鳞茎基部具数条短走茎 , 走茎顶端形成小鳞茎 。叶心形 , 具网状脉 〔2 〕。 Stearn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