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热板碳黑吸收膜之最佳化喷涂制程参数研究.pdf

太阳能集热板碳黑吸收膜之最佳化喷涂制程参数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臺灣能源期刊 第三卷 第二期 第 頁 中華民國 年 月 155-174 105 6 劉名育、謝宗旻、張克勤、劉怡眉:太陽能集熱板碳黑吸收膜之最佳化噴塗製程參數研究 155 Journal of Taiwan Energy Volume 3, No. 2, June 2016, pp. 155-174 太陽能集熱板碳黑吸收膜之最佳化噴塗製程 參數研究 1 1 2* 3 劉名育  謝宗旻  張克勤  劉怡眉 摘 要 太陽能熱水系統為迄今太陽熱能之最普及應用 ,文獻指出集熱板集熱效率影響最具關鍵的有 吸收膜厚度的控制 、表面分布均勻性 ,以及材料性質和其顆粒大小 。本研究利用雙流體自動噴槍 以及碳黑材料吸收膜噴覆至試片 ,選定四個控制因子包括噴槍氣液壓組合 、噴塗高度 、碳黑材料 4 濃度與噴槍速率 ,採用田口方法得到此製程的最佳化參數組合 。以 (3 )實驗直交表減少實驗的 L 9 次數得到足夠的統計資料 ,同時量測試片的吸收率 、吸收率及放射率比值與膜厚等性能資訊 ,進 行變異分析以探討各因子的影響力 。經變異分析後 ,根據需求選定最佳化控制因子及水準組合分 別為氣液壓組合2.0/0.6 kgf/cm2 、噴塗高度28 cm 、漆與香蕉水比例1 :2與噴槍速率29.57 cm/sec 。 經確認實驗後與原始設定製程比較 ,吸收率及放射率比值從1.384減少至1.379 ,S/N 比從24.76 dB 提升至26.02 dB ;吸收率從0.9 10提升至0.9 14 ,S/N 比從27.76 dB提升至28.89 dB 。結果顯示雖然品 質特性無明顯變化 ,但均勻度有些微提升 。最後由日曬實驗量測試片之最終平衡溫度 ,最佳化製 o o 程達到了97.3 C相對於原始製程之95.6 C ,驗證了田口式直交表實驗最佳控制因子及水準組合的結 果 。 關鍵詞:噴塗製程、碳黑吸收膜、太陽熱能、田口方法 1. 緒  論 因此在解決這些問題及能源永續利用的趨勢之 下 ,提升水力 、風力 、太陽能 、生質能等再生 能源的利用成為了世界多國皆重視的發展項 1.1 選擇性吸收膜簡介 目。 從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到西元20 15年的現 臺灣地狹人稠且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由 今 ,人類對能源使用的需求及依賴大幅提升 , 經濟部能源局對民國103年各項能源的統計資料 從煤礦 、天然氣 、石油甚至到核能 ,儼然已成 (表1)顯示 ,自產能源僅佔全部總量的1.96% , 為人類社會中所有產業活動與經濟發展的命 極度仰賴國外進口的化石能源與核能 。不過臺 脈 。在科技快速的發展之下 ,帶給人類更加便 灣擁有位於亞熱帶地區(北緯22到25度)的地理 利 、舒適的生活之同時 ,也已經面臨了自然資 條件 ,全年日照量豐富 ,是擁有發展太陽能的 源逐漸匱乏 、溫室效應造成氣候變遷等問題 。 良好條件 。太陽能應用的發展可分為太陽能光 1 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研究生 收到日期: 2015年09月30 日 2 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授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