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政 治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VIP

2019-2020年人教版政 治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二十四史》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明朝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四千多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历史最主要的文献资料。这说明史学典籍是(  ) A.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C.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传承着中华文明 D.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B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C说法错误;凝固的艺术是建筑,D说法错误。] 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 A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这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A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B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C不选;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D错误。] 3.《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B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错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排除D;《浮生六记》是文学作品,不是史书典籍,通过本书文字记录,B符合题意;C与题意不符。] 4.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盛世修书”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撰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绝。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 A.百花争艳,异彩纷呈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C [“易代修史”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百花争艳,异彩纷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B不符合题意;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 5.有人说汉字是“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我们写“休”字时,就仿佛劳作之人,树下乘凉;想到“仙”字时,就似乎人在山巅,临风长啸。可以说这是其他表音文字,所无法体现的意境和美感。这一观点表明(  )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汉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材料强调“这(汉字)是其他表音文字所无法体现的意境和美感”,A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C、D错误。] 6.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做了一个“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写论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  )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A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在传承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A符合题意;当前阶段,对于汉字,基本不存在去其糟粕、创新发展问题,排除B、C;书写汉字与普及书法,特别是古为今用,关系不大,排除D。] 7.河南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商朝,烹调始祖伊尹就创立了“五味调和”等烹饪理论;北宋初,豫菜逐渐形成了色、香、味、形、器五性俱佳的完整体系;今天,豫菜仍旧是国宴的烹饪基准。这表明豫菜 (  ) ①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交流借鉴、以我为主 ③亘古不变、保留特色 ④创新发展、特色鲜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早在商朝,烹调始祖伊尹就创立了“五味调和”等烹饪理论,今天,豫菜仍旧是国宴的烹饪基准。这表明豫菜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创新发展、特色鲜明,①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交流借鉴、以我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