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护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  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互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呈比例、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当机体在致病菌因子作用下,一般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首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学 习 目 标 ;了解: 1、体温的形成过程、产热与散热的过程、体温调节的机制、各种体温计的结构和功能、体温计的检查方法。 2、脉搏的产生、异常脉搏的评估。 3、血压的形成、影响血压的因素、血压计的种类和结构。 4、呼吸过程及呼吸运动调节。;熟悉: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生理波动。 2、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异常表现。 3、缺氧分类和氧气疗法的适应症。 4、氧疗评价。 5、吸痰的装置和设备。;掌握: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 2.测量、记录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的方法。 3、体温过高与过低的护理措施。 4、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 5、缺氧程度的判断、氧疗的副作用。 6、鼻导管给氧法、吸痰法的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和护理(BodyTemperature);一、定义 体温: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又称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指腹腔、胸腔、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体表温度:指皮肤温度 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二)产热与散热;;;(三)体温调节;1.自主性体温调节;食物氧化;2.行为调节;(四)体温的生理变化;2.体温的生理变化 ;体温生理变化的影响因素;;;;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一)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诊断标准: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3℃,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 定义:体温升高超过一般人的正常范围称发热 发热:体温调定点有变化 过热:体温调定点没有变化;;;3.发热的过程;特 点: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 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 临床表现:皮肤潮红灼热 呼吸和心率加快 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昏迷; ;4. 热型: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5、对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乙醇拭浴进行物理降温;定义:体温在35.5℃以下称体温过低。 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营养衰竭的危重病人。 前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温度变化不能自行调节; 后者则因末稍循环不良,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中,如保暖措施不当,极易导致体温不升。?;1、原因;2、分期;3、症状;若发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环境温度:设法提高室温(22?24℃) 保暖措施: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如加盖被、足部放热水袋等 加强监测;对老人、小儿及昏迷患者,应注意防烫伤,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积极指导;三、体温的测量;(1)种类 ;(2)结构;2.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测耳温;电子体温计——乳头式;3.可弃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4.感温胶片(如图);红外感应测量;报警体温计;(三)测量方法;;3.操作方法;(1)口腔测温法;口温测量;口温测量;(2)腋下测温;部位:腋下,有汗应先擦干。 方法:水银端放于腋窝正中,紧贴皮肤,屈臂过胸。 时间:测温7-10min。 ;腋下测温;(3)直肠测温(测量时间3分钟);;直肠测温的方法;(4)其他测量方法;4.体温测量读数方法;5.体温记录方法;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数目,甩表时,勿触及他物,以防破碎。 凡给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及危重病人测温时,应用手扶托体温计,防止失落或折断。病人睡眠时应唤醒后再测温。 遇冷遇热之后30分钟之后才测量。;(四)水银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体温计消毒法;2.体温计的检查方法 将所有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 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测试过的40℃温水内,3分钟后取出检视。若读数相差0.2℃以上或玻璃管有裂隙的体温计不再使用。;体温计检查方法;?;? ; ;(一)异常脉搏的评估 1.脉率异常 心动过速: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见于发热、大出血等病人。 心动过缓: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等。;2.节律异常 间歇脉: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代偿性间歇,称为间歇脉。多见于心脏病病人或洋地黄中毒者。 ;;3.动脉壁异常:动脉硬化等 4.强弱的改变 洪脉: 丝脉: 交替脉: 水冲脉: 重搏脉: 奇脉:; 部分脉搏异常波形;;; ;脉搏测量部位;脉搏测量部位;(二)测量方法;; 3.操作步

文档评论(0)

2266685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