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总体介绍 课程类型:语言类选修课 开课时间:每学年第2学期 选修对象:文学院大三学生 预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 参考教材:方一新《训诂学概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杨琳《训诂方法新探》,商务印书馆2011 《三字經》:“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一、什么是训诂 训诂学史的角度的理解。 非三言两语即可讲清楚。梳理旧说,折衷己意。解放前的旧大学开课,单是训诂二字就讲上几个月的时间,“粤若稽古三万言。 *” 训诂学角度的理解。 截断众流,拣取最切要最易为读者接受的一种意见,加以介绍。仍有分歧。 “训”的最早使用 先秦时代就开始。 1、义“教导” “教导的话”。 春秋《左傳·桓13年》:“訓諸司以德。” 東周《書·高宗肜( róng祭名)日》:“乃训于王” 《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 《国语·周语下》:啓(開啓)先王之遗训,省(考察)其典图刑法。 2、通“顺”: 书·康王之诰:皇天用训厥道。 诗·大雅·抑: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左传·哀26年》引作“四方其顺之” “訓”古文字形 甲金文未見,最早戰國文字。高明《古文字類編》1072頁 《說文解字·言部》:“訓,說教也。從言,川聲。”段注:“説教者,說釋而教之,必順其理。引申之凡順皆曰訓。” “詁” 至少西漢已使用 《爾雅》中有“釋詁”一篇。《爾雅》的時代有爭議,戰國時代?秦漢之間,漢初? 《毛詩詁訓傳》,西漢·毛亨 尚未發現更早的傳世文獻用例。 高明《古文字類編》1078頁 古文字則有戰國時寫法:是否準確?待考。 東漢《說文解字·言部》:“詁,訓故言也。從言,古聲。《诗》曰:‘詁訓’。”段注:“故言者,舊言也,十口所識前言也。訓者,說教也。訓故言者,說釋故言以教人,是之謂詁。……訓故者,順釋其故言也。” 訓詁? 連用最早用例可能是在西漢:西漢揚雄《答劉歆書》:“獨蜀人有嚴君平、臨邛林閭翁孺者,深好訓詁” (今本揚雄《方言》后,最早見於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序》。) 東漢班固《漢書》1次提到“訓詁”。《漢書八十七上·揚雄傳上》:“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所不見。” 南朝宋范晔《後漢書》7次提到“訓詁”。如《後漢書·儒林傳下·董鈞傳》:“梁太傅賈誼為《春秋左氏傳訓詁》,授趙人貫公。” 《後漢書·鄭興傳》:“(劉)歆美興才,使撰條例、章句、訓詁,及校三統歴。”陈元《左氏春秋训诂》、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以其文典雅,特令校書郎賈逵(30—101) 爲之訓詁。”张衡(78-139)《周官训诂》,崔駰(?-92)“盡通古今訓詁百家之言” ;(刘)陶(东汉末)明尚書春秋為之訓詁 “訓詁”本义 訓:解釋疏通。 詁:解释疏通古代的語言。 訓詁:解釋疏通古代的語言。(將古代的話加以解釋,使之明白可曉,謂之訓詁。) “训诂”也称作“诂训” 南朝宋《後漢書》中提到3次。 ①後漢書卷五十八上《桓譚傳》:(譚)徧習五經,皆詁訓大義,不為章句; ②後漢書,卷六十六《賈逵傳》:逵數為帝言《古文尚書》與經、傳、《爾雅》詁訓相應……并作《周官解故》;③後漢書卷一百九下《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前書》(即《前漢書》)魯人申公受詩於浮丘伯,為作詁訓,是為魯詩 “诂训”也稱“故訓” 西漢毛亨《毛詩詁訓傳》可能原名《毛詩故訓傳》,《漢書·藝文志》記載有:“《毛詩故訓傳》三十卷”未提著者。同篇之前記載有“《魯故》二十五卷”下唐代顔師古:“故者,通其指義也。它皆類此。今流俗《毛詩》改《故訓傳》為“詁”字,失真耳。” 《藝文志》還記載有《詩經》的 “《齊后氏故》二十巻,《齊孫氏故》二十七卷,《齊后氏傳》三十九巻,《齊孫氏傳》二十八巻,《齊雜記》十八巻,《韓故》三十六卷”★ ★ ★ 南朝宋《後漢書》卷六十六《賈逵傳》中提到。:逵數為帝言《古文尚書》與經、傳、《爾雅》詁訓相應……并作《周官解故》; “訓詁”本义 訓:解釋疏通。 詁:解释疏通古代的語言。 訓詁:解釋疏通古代的語言。(將古代的話加以解釋,使之明白可曉,謂之訓詁。) 代表性觀點 齊佩瑢《訓詁學概論》頁6:“故為故舊,古字古言的古音古義謂之故,順釋疏解之便謂之訓故。” 動賓結構 語源學角度的説明:訓 《說文解字·言部》:“訓,說教也。從言,川聲。” 《爾雅·釋詁》:“訓,道也。”(道通導,疏導。) 《廣雅》:“訓,順也。” 《詩經·大雅·抑》:“四方其訓之”,《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引作“順”。 《說文》:“馴,馬順也。從馬川聲。” 訓、順、馴,從川,蓋川之孳乳分化。聲符,都有“疏通,順從”義。《說文》 “川,貫穿通流水也。”川不流則成災,故古災字形為一阻川。(《說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