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陆游-公开课件(讲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写作背景   《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艰”——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 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瓜洲渡、大散关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用典明志。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   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天在窗下坐着品饮(研膏茶研成的)细如乳状的茶花 。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 诗人以轻松的形式写自己百无聊赖 的生活,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以及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 。 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 《书愤》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后者更加蕴藉含蓄,表达的是不被重用的悲愤,却用明媚的春光和闲适的生活来反衬。风格上,优美动人,富于情趣。 * * * 书? 愤 陆 游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两次战斗的胜利,具体记叙当年戍守御敌之事,写得英姿飒爽,气概不凡。   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 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 愤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