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9月 农 业 机 械 学 报 第45卷 第9期
doi:10.6041/j.issn.10001298.2014.09.006
极限工况下汽车轮胎侧偏角测试方法研究
1 1 2 1
张小龙 陈 彬 宋 健 王 永
(1.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合肥230036;2.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摘要:轮胎侧偏特性识别是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基础,而极限工况下因侧倾转向和变形转向的影响,基于动力
学模型的轮胎侧偏角估计方法精度变差。提出一种基于直接视觉测量转向轮转角和车身姿态的轮胎侧偏角测试
方法,为极限工况下转向轮转角和轮胎侧偏角观测模型研究提供技术手段。首先分析了侧偏角测试原理,基于高
精度定位定向差分GPS和图像实时处理器CVS1456等构建了实车试验系统。在对试验车转向系统传动比进行标
定的基础上,原地转向和小侧向加速度行驶试验表明:基于图像获取转向轮转角与基于转向盘转角方法一致性好。
圆周加减速行驶试验表明,在侧向加速度约08g时,汽车达到极限工况,基于图像方式获取的转向轮转角曲线体
现了侧倾转向和变形转向的影响,试验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实车试验表明所提出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汽车 极限工况 轮胎侧偏角 测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S2191;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98(2014)09003106
[6]等。这些方
方法(积分法和状态观测器法组合)
引言
法主要对车身侧偏角进行观测,对轮胎侧偏角观测
轮胎侧偏特性是现代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的基 精度不高,特别是极限工况下,且观测精度和实时性
础,左右侧车轮决定了车轴的侧偏特性,前后轴侧偏 取决于观测模型的复杂程度。笔者曾根据汽车稳定
特性组合决定了整车的转向特性,汽车动力学稳定 性控制系统配置传感器信息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来观
性控制系统需要实时识别汽车的转向特性并通过制 测轮胎和汽车侧偏角[7-8],该方法如需移植到其他
动器制动力或发动机输出扭矩调节,以保证整车具 车型需要通过系统测试以获取网络学习样本。瑞士
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1-2]。汽车转向特性可以基 Kistler公司的光学双向速度传感器 SFII可以对轮
[9]
于前后轴侧偏角之差来量化表述。侧偏角是轮胎接 胎侧偏角直接测量 ,但其不能同步输出转向轮转
地点水平速度方向与轮胎旋转平面的夹角。汽车直 角位置而无法体现极限工况下的侧倾转向和变形转
线行驶时转向轮旋转平面与汽车纵向平面间的夹角 向角信息,给动力学观测模型建立带来不便。
为转向角。汽车在小侧向加速度下(小于04g)前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直接视觉测量转向轮转角和
轮转向角和转向盘转角基本保持线性关系,而在极 车身姿态的轮胎侧偏角测试方法。该方法成本较
限工况下(侧向加速度大于04g),前轮转向角还 低,精度满足应用需求,为极限工况下转向轮转角和
叠加了悬架变形转向和车身侧倾转向角,导致基于 轮胎侧偏角观测模型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转向盘转角来获取转向轮转向角存在较大的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2025-2030中国军用卫星有效载荷和子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五粮液面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4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省直、行测A类、C类、申论A卷】4套真题及答案.doc VIP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薄层砌筑.doc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16J604 塑料门窗(建筑图集).docx VIP
-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眭氏源流及宗亲分布.docx VIP
- 西方現代主义文学讲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