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与农地转换过程中红壤有机碳氮和磷库的演变-浙江农林大学学报.pdf

林地与农地转换过程中红壤有机碳氮和磷库的演变-浙江农林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2006, 23 (1):75 ~79 Journal of Zhej iang Forestry College   :1000-5692 (2006)01-0075-05 、 1 2 张履勤, 章明奎 (1., 310020;2. , 310029) :通过比较自然林地、 农地和造林地红壤表土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 和磷的组成 及分布特点, 探讨林地开垦为农地和农地退耕还林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 林地开垦为农地后, 有机碳(特别是颗粒状有机碳)和全 明显下降, 有机碳的下降程度高于 全 , 有机磷向无机磷转化。自然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比农地土壤高出219 %, 土壤总 平 均比农地高出15%。而当农地退耕还林后, 有机碳、 和磷呈相反的变化。自然林地、 农 地和造林地土壤的平均颗粒状有机碳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的65%, 11%和47%, 差异很大, 大团聚体中颗粒状有机碳和有机磷的稳定性较低, 最易受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表5 参14 :土壤学;土地利用方式;红壤;颗粒状有机碳;养分库;团聚体 :S714;S153.6   :A 。 , 。 , ;, , , 。, , [1~7] 。、 [8] , 、 , , , 。 、。 、 。 1 材料与方法 1.1   , 3 :①。 , 。②。20 a 。③。 , 15 a 。8, 13 6 。, 0 ~10 cm。、、, ; :2005-04-29;:2005-07-01 : :, , 。E-mail:zlq@ 76                2006 2 、 、。213 ~376 g ·kg-1 , 132 ~268 g ·kg-1 。, 230 ~265 m, 10°~25°。 1.2   , 5.0, 2.0 ~5.0, 1.0 ~ 2.0, 0.5 ~1.0, 0.25 ~0.50, 0.25 mm 6 。5.0, 2.0 ~5.0, 1.0 ~2.0, 0.5 ~ 1.0, 0.25 ~0.50 mm 40 ℃, 0.25 mm 40 ℃ 。, 0.125 mm , , 。 1.3   53 μm , 5 g ·L-1 [9] , 53 μm 。 1.4   [10] [10] [10] pH ; ; ; [10] [10] 、 ;, ; [11] 。 2  结果与分析 2.1  、 。、 pH 4.7 ~6.8, 5.1 ~7.2 5.0 ~6.9, 。、 43.34, 13.58 31.89 g ·kg-1, , 219%134%;、 1.47, 1.28 1.55 g ·kg-1 , 15%21%。 (1.081 g ·kg-1 )(0.862 g ·kg-1 )(0.734 g ·kg-1 ), 。, , 。 , , 1   。 1 Tabl 1 Eff cts of land us on distribution of wat r stabl aggr gat s of th soil : /% , 5 2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