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礼乐制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启殡 启殡在天色微明时举行,殡宫门外点燃了两支烛炬,用以照明。灵柩还半埋在堂上的坎穴内。此时在场的人都要停止哭泣。 丧主向各位前来参加葬礼的宾客行拜礼后,走进殡宫门,到堂下即位。 接着,有司连续三次发出噫兴的叫声,以警醒死者的神灵;又连喊三次启殡,告诉死者的神灵行将出发。男女们开始号哭。 丧主哭踊,不计次数。有司将灵柩从坎穴中徐徐起出后,有司用大功之布拂拭灵柩,并将小敛时用过的敛衾覆盖。 17.朝祖 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礼记·檀弓》 将灵柩从殡宫迁往祖庙,用的是一种称为輁轴的器具。 迁柩的队伍,将插有铭旌的重作为前导安排在最前面,接着是祭品、烛炬、灵柩,接着又是烛炬,最后是丧主及其亲属。 丧家的队伍排列,男子在前,女子在后;亲者在前,疏者在后。 18.装饰柩车。 将堂上的灵柩装载到庭中的柩车上,丧主哭踊。灵柩束缚完毕,有司将方才设在堂上的奠移到灵柩之西陈设,用巾覆盖,然后装饰柩车。 据礼书记载,大夫一级的棺饰,池边悬挂着用铜片做的鱼,柩车前进时,铜鱼前后晃动。 19.陈明器 明器是指随葬的器物,所以古人说是藏器,后世又称为冥器。明器不是实用的器物,因而做工粗恶。 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礼记·檀弓》 之所以如此,并非是欺死者无知,而是为着节省人力、物力。《礼记·檀弓》说: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 20.祖奠 古人出行,有祭祀路神的习惯。祖,都是指路神。 《左传》昭公七年,鲁昭公将要前往楚国,梦襄公祖,梦见鲁襄公为他祖,就是祭祀道路之神。 灵柩出发之前,也要进行祖祭。柩的方位在堂上两楹之间调正之后,丧主送宾客出门,此时,遂人与匠人将柩车拉到堂下东、西阶之间。 21.赠送助葬之物 送葬之前,国君和卿大夫再次赠与币帛、马匹等物,以帮助丧家安葬灵柩。 国君派使者致送的助丧之物是:黑色和浅黄色的帛一束,马两匹。赠送马匹,是表示帮助丧家拉柩车之意。马匹牵进门后,陈设在庭中重木的南侧。帛放在柩车车厢的左侧,然后出门。家宰将帛收藏起来,士牵着马出庙门。 22.大遣奠 安葬之日,天明之时,将大遣奠的祭品预先陈设在大门外。大遣奠是为安葬遗体而设的,所以又称葬奠。这是最后一次为死者举行奠祭,所以特别隆重,祭品的规格超过前面所有的奠祭。 按照礼制,士礼的规格是特牲三鼎,此时升一等,用了少牢五鼎的规格,羊、豕、鱼、腊、鲜兽各一鼎。陈设在柩车之东的祭品是四豆、四笾,四个豆分别盛有牛胃、蚌肉酱、腌葵菜、蜗肉酱;四个笾分别盛着枣、米饼、栗、干肉。此外还有醴和酒。 23.发引 大遣奠完毕后,送葬的队伍准备前往墓地。有司将重从庙门中央抬出去,再将驾车的马匹和车拉出门,套好车,等待出发。 接着,撤除大遣奠的祭品,先把覆盖在祭品上的巾撤去后,有司将鼎中羊和豕的后肢的下端盛入苞里,准备带往墓地。按照礼数的规定,士只能用两个苞。其它鼎里的鱼、腊、鲜兽不是正牲,所以不必盛入苞里。接着撤明器,茵席和瓮等用器也顺序撤出。 发引是丧礼中的重要仪节。引,又写作纼或者称为绋,是挽引柩车的绳索,柩车启动前往墓地时,称为发引。 24.窆和执綍 送葬的队伍来到墓穴前,乘车、道车、稾车以及随葬的明器陈设在墓道的两侧,众主人面朝西排列在墓道之东,妇人面朝东站在墓道之西。为了保持安静,确保下棺时万无一失,此时男女都不得哭泣。 下棺称为窆(biǎn)。为了防潮,先要在墓穴的底部垫上称为茵的布。茵一共有五块:下面三块横向放置,上面两块纵向放置。 接着将灵柩抬下车,除去棺饰,然后在棺上系上綍。綍是指下棺用的绳索。 25.反哭 葬事完毕,丧家男女从墓圹返回祖庙和殡宫号哭的礼节,称为反哭。祖庙是死者生前带领家人进行各种礼仪活动的场所。 《礼记·问丧》非常生动地描述了此时丧家的心情: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求而无所得之也,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亡矣丧矣!不可复见矣!故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矣。 丧主进入庙门后,从西阶上堂,面朝东而立。众主人在堂下西阶前面朝东而立。妇人入门时,男子们哭踊,妇人从阼阶上堂。丧主之妇登堂后入室,顿足而哭,然后出室,在阼阶上即位,与男子们轮流号哭、辟踊,尽哀而止。 《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sī)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