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落出发原住民族发展的根本做法.pdfVIP

从部落出发原住民族发展的根本做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從部落出發: 原住民族發展的根本做法 浦忠成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 從部落出發:原住民族發展的根本做法 71 從部落出發:原住民族發展的根本做法 浦忠成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 一、序論:原住民族部落的優勢與弱勢 新世紀來臨,檢驗國家進步的指標,不再強調有形資源與物資輸入產出 數量的大小,而是觀察其是否屬於講究傳輸速 度、內涵素質、符合人性以及 尊重生態自然的生產型態,而知識經濟、生物 技術、文化與生態產業、資訊 網絡科技等正好貼近這樣的條件。因此,過去藉著優勢軍事與政經力量縱橫 的環境已經過去,代之而來的是追求自然、速 度、創意與多元的產業內容品 類,它們適應快訴變遷的社會(包含國際社會)環境。 台灣的原住民族在這樣的環境趨勢下,究竟要如何從長期積弱中復振, 型塑未來的願景?答案無他:掌握優勢,彌補弱勢﹔而原住民族的優勢項目 何在?曰歷史地位、土地與自然、部落、語言文化、特殊生物內涵。 學術的研究已經清楚顯示:原住民族就是台灣最早的主人,甚且,台灣 也被推測是南島民族擴散前的原鄉﹔由於最早居住此地,按照聯合國相關文 件,這樣的民族有充分的自然主權 1 。從歷史文化與政治法律的角度看,「原 住民族」本身就是一種資產。 連橫【台灣通史】記著: 「台灣固番之土地」,原住民族擁有自然土地是 自昔就有,而由此累積的經驗與知識,讓原住民族信任、依賴、愛惜土地與 大自然﹔台灣原住民族也有類似印地安酋長西雅圖(Seattle )「大地是我們的 母親,溪流是我們的親戚」之類的認知,這不是夢囈,而是尊重萬物,追求 永續的基本態度。 1 依據臺灣省文獻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第一章第六節由李壬癸撰寫「臺灣先住 民族之語言」 ,1995 ,頁133~170 。另參林志興【卑南遺址的故事】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1998 。 72 第六屆非營利事業管理研討會 只有原住民族才擁有飽滿凝聚力的部落。原鄉部落匯聚各族群生命與文 化的根源, 800 多個散處的部落,歷久彌堅的活力,是原住民族發展的基地, 一個部落就有紛繁而獨具的內涵與特色,沒有一處相同,這樣的條件,將伴 隨族群萌發的創意,開啟新的契機。 台灣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系統無慮 40餘種 2 ,若即若離,各具特質﹔原 住民族語言與文化承載最親近本土經驗、情感 與認知的內涵,祭典儀式、習 俗禁忌、神話傳說與歌唱舞蹈等,是全世界獨 一無二而最具特色的民族集體 表現,而其豐富、歧異的呈現型態,將是推動多樣性文化產業的資產。 特殊作物指的是原鄉部落各種品類的作物,如小米、紅糯米、樹豆、小 芋頭、陸稻、甘藷、馬告(泰雅族山椒)、大督亙(阿美族龍葵)、藤心、箭 竹、飛魚、矮猪等,以及「得摩面」(泰雅族醃肉、醃魚)、「西烙」(阿美族 醃肉) 、「督輪」(阿美族糯米)、「阿拜」(卑南族糯米糕)、「博喔由阿」(鄒族 竹筒飯)、「奇那富」(排灣族肉粽)等,以及傳統領域內存在的各類動植物種。 這些多樣的物種,過去提供食物、醫藥、儀式等用途,未來搭配科技的研發, 可以為部落帶來產業的願景。 這些人文與物質層面的優勢,概括之可稱為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亦就是 原住民族擁有與人絕不相同的人文與自然資產 。這是原住民族未來競爭的重 要資產與資源所在。 惟原住民族經歷外來的競爭壓力,也有亟待面對並應修正、彌補的弱項。 客觀的歷史固然肯定原住民族的存在 ,卻在主流社會的認知與教育內涵 中遭受到邊緣化的處置, 「台灣四百年史」就是典型的偏見﹔而這種偏見的造 成,是因為原住民族群與部落的歷史記憶無法與後來移入者的歷史記述均衡 呈現,這是一種霸權操作的結果。歷史的地位遭到漠視,會導致許多實際權 益如民族土地所有、教育文化傳承上的損害。 原住民族賴以創造、傳遞文化的基礎工具 書面語言,即文字,並未自 然形成,因此要累積經驗與知識,這種先天不足,確實造成極大的限制。這 2 「若世上

文档评论(0)

kell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