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次层状云系降水的微物理机制数值模拟与分析-气象与环境学报.pdf

河北一次层状云系降水的微物理机制数值模拟与分析-气象与环境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0卷 第1期 气 象 与 环 境 学 报 Vol.30No.1 2014年2月 JOURNALOFMETEOROLOGYANDENVIRONMENT February2014 王秀娟,姜忠宝,杨洁帆,等.河北一次层状云系降水的微物理机制数值模拟与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30(1):01-07. WANGXiujuan,JIANGZhongbao,YANGJiefan,etal.Numericalsimulationonmicrophysicalmechanismofstratiformcloudpre cipitationinHebeiprovince[J].JournalofMeteorologyandEnvironment,2014,30(1):01-07. 河北一次层状云系降水的微物理机制数值模拟与分析 1 2 3 4 4 王秀娟  姜忠宝 杨洁帆 夏葳  张超 (1吉林省气象台,吉林 长春 130062;2吉林省气候中心,吉林 长春 130062; 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4大连市气象局,辽宁 大连 116001)   摘 要:利用一维层状云模式,详细分析了2009年5月1日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次层状云系的微物理结构和降水过程。结 果表明:此次降水为层状云系降水,云系垂直结构符合顾震潮3层概念模型和“播种云—供给云”机制,其中第一层(上层: 47—70km)存在冰雪晶,雪主要通过冰晶自动转化和凝华增长;第二层(中层:26—46km)有冰晶、雪、霰、云水和雨滴,此 层贝吉龙过程作用明显;第三层(下层:13—25km)主要粒子为云滴、雨滴及从上层融化的雪和霰,霰的融化对雨滴的形成贡 献最大。云体发展成熟时,各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播种—供应关系,如第一层向第二层顶部播撒雪和冰晶,第二层向第三层顶部 播撒霰和雪。 关键词:层状云;一维层状云模式;三层概念模型;微物理 +   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03X.2014.01.001 水性高层云系在海拔50km高度上存在活跃增长 引言 层,可能是高层发生降水的一个重要特征层。刘健 层状云系结构稳定,垂直方向上变化起伏小,降 [6] 等 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对吉林省2000— 水机制非常复杂,观测研究层状云的水物质对中国 2001年5—7月降水性层状云进行科研探测,并分析 北方地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至关重要。 层状云中过冷水含量分布特征,指出雨层云中过冷 [1] [7] Bergeron 提出了一个经典理论,指出能引起降水的 水含量最大。王扬锋等 利用PMS资料,将延安地 唯一因子是在云中温度-10℃以下的区域,在大量 区降水性层状云垂直结构划分为5个不同高度层, 过冷水滴之间出现一些冰晶(由水滴冻结形成或者 其中过冷水滴与冰晶共存层和冰晶快速增长层可能 少数在特殊的核上由水汽凝华形成)。在这种混合 是发生降水的关键层,而在0℃层之下,存在比较深 云中,接近水面饱和状态相当于对冰面过饱和,冰晶 厚的云滴浓度小和含水量小的云滴层是导致地面雨 较快增长。 [2] [8] 1950年,Bergeron 提出“播种云—供应 强较小的因素之一。金德镇等 利用机载微波辐射 云”机制,播种云一般是卷层云,供应云一般是浓密 计的观测结果,揭示在层状云中嵌入的对流区中有 的层状云,当供应云受到冰雪晶粒子的播种后,云内 [9]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