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我所欲也 《孟子》 授课:王槐矫 单位:海口市永兴中学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作者简介 朗读课文,要求: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有不懂的字、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 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Wù,动词,厌恶) ③箪(dān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④羹(gēng 汤) ⑤蹴(cù 用脚踢) ⑥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正句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⑦是 / 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喜爱的, 学习第一段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要放弃鱼而选取熊掌。 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生命是我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 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辟,通“避”,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通过某种手段就可以活命,;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 他们所厌恶的比死亡更严重的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 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丧失罢了。 1、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所欲→鱼、熊掌 →取熊掌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设喻: 引出: →舍生取义 所欲→生、义 论点: 分析第一段 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的有什么作用? ①这样写引起读者的注意,使说理生动 ②运用了比喻论证,把生命比作鱼、把大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生动形象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分析第一段 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要求,如为了国家利益、为了拯救民族安危的追求,或为了正义的理想和崇高节操的追求。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 不道德的事情,如背叛祖国,贪赃枉法, 营私舞弊,杀人放火等。 分析第一段 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 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 反面 对比论证 正面 把生命比作鱼、把大义比作熊掌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 死——有甚于死——有所不避 2对比论证(正反) 分析第一段 小结: 本段作者主要是采用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的观点。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和翻译第二段和第三段。 2、背诵全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一单元《星星变奏曲》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1).ppt
- 九年级语文白杨礼赞.ppt
- 习作《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ppt
- 习作八《假如我会变》写作指导(经典).ppt
- 习作八编写童话故事 - 副本.ppt
- 习作一---美丽的校园.ppt
- 习作4-看图_让你的思绪飞扬起来.ppt
- 习题集(电工知识).pdf
- 书吧运营方案.ppt
- 习作1《童年趣事》.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共31张PPT)(1).ppt
- 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4版诊疗方案解读(115).ppt
- 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4版诊疗方案解读(2015115).ppt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葡萄沟》PPT课件 (1).ppt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父亲和鸟PPT课件资源.ppt
- 人教版九年级Unit 1 Section A.ppt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PPT课件.ppt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_旋转_课件2[1].ppt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刷子李》课件PPT[1] 2.ppt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12假如没有灰尘》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