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 概述 3.2 形位公差的标注 3.3 形状公差 3.4 位置公差 3.5 公差原则 3.6 形位公差的选择 3.7 形位误差检测原则 举例(标注改错) 改正错误后结果 给定二个方向(相互垂直的) 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 t1X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旧) 它表示实际棱线只允许在公差t2和t3所确定的两对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内变动 (2)当有基准时,线轮廓度是位置公差 左图和右图分别是无公差要求和有公差要求的线轮廓度公差。图中框格中标注的0.04的意思是:在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的任一正截面上,被测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0.04 mm且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曲线上的两包络线之间。 2)当有基准时,面轮廓度是位置公差 公差带: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与基准轴线成理论正确角度60°的两平行平面间区域。 定位公差:是指关联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包含项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 同轴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位置误差。公差带:直径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对称度用于限制被测要素中心线(或平面)对基准要素中心线(或平面)的共线(或面)的误差。公差带:距离为公差值 t ,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位置度用于控制被测点、线、面对基准的位置误差。 圆跳动: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时,由固定的指示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1)在被测件回转一周过程中,指示计示值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圆锥面上的斜向跳动。 2)在若干个测量圆锥面上测量,取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斜向跳动。 在被测件连续回转过程中,同时指示计沿给定方向作直线运动,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指示计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全跳动。 全跳动控制的是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的跳动总量。 根据测量方向与基准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全跳动。 公差带:与基准轴线同轴,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间区域。 测量: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若干次旋转,同时指示表作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时,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指示计示值的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端面全跳动。? 跳动公差带的特点 (1)跳动公差带与基准轴线保持确定的关系,如径向圆跳动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中心(或轴线)均与基准轴线同轴;端面圆跳动公差带与基准轴线同轴,而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两平行平面)则垂直与基准轴线。但是跳动公差带的具体位置(如径向圆跳动两同心圆的直径大小)随实际要素浮动。 (2)跳动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和形状,如端面全跳动既控制了端面对基准轴线垂直度,又控制了端面本身的平面度;径向全跳动既控制了实际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又控制了被测要素的圆柱度等。 小节 1、位置公差:既可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变动,有可以控制被测要素本身的形状。 2、定向公差:公差带方向固定,位置浮动 3、定位公差: 同轴度、对称度:公差带固定 位置度:依据图纸的标注,有时固定,有时浮动 小节 4、跳动公差: 测量时:测头方向垂直于被测要素。 圆跳动测量:被测工件绕基准回转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圈,指示计不动。 全跳动测量:被测工件绕基准作无轴向移动连续回转,指示计沿给定方向直线移动。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2 mm。(2)圆锥轴线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0.05 mm。(3)端面Ⅰ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3 mm。(4)φd1和φd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0.008 mm和0.006 mm。 (1)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1 mm。 (2)圆锥面a对孔轴线b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3)基准孔轴线b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4)孔表面c的圆柱度公差为0.0lmm。 (5)端面d对基准孔轴线b的端面全跳动公差为0.01mm。 (6)端面e对端面d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基本内容:公差原则的定义,有关作用尺寸、边界和实效状态的基本概念,独立原则、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 重点内容: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 难点内容: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 定义:确定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相互关系所遵循的原则。 分类: 局部实际尺寸(Da、da):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间的距离。 体外(体内)作用尺寸 最大(小)实体状态(MMC、LMC) 最大(小)实体尺寸( DM, dM D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归纳含答案.pdf VIP
-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VIP
- 关于马克思主义环境法思想探究.doc VIP
- 越众集团2012年招聘简章.doc VIP
- 酒店装修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日语初级~阅读理解.pdf VIP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VIP
- 2022-2028全球及中国化学水处理设备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docx VIP
- CISSP Official (ISC)2 Practice Tests英文(第3版)考试认证文档p.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