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作文常见的六大病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初中学生作文常见的六大病症   多次阅卷的感受,尤其是阅作文的感受令人难以忘怀。部分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之浅薄,真让人震惊,同时也倍感责任之重大。他们的作文得分大都在三类文以下,我将它们称为“病态文”。这类作文常见的病症表现在:   一、标题失神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对于读者来说,标题是“第一钟情对象”,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触点,眼睛画得好,则美目流彩,顾盼生辉。可惜很多同学的标题大都不巧不俏,有如祥林嫂失神的眼睛,让人难以产生美感。主要表现在:   其一,标题一般化。如《追求》《论勤奋与认真》《实干与借鉴》《借网》《议创造与创新》等。其二,标题与话题无关联。如《我们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支点》等。其三,标题有错别字。如《结网与借网的天秤》《走在悬涯边上》《天网恢恢》等。其四,无标题。亲爱的学生,提笔之余,能不能将你的眼睛擦亮点?这样文章或许更鲜活些。   二、形散神散   形散是指文章结构散乱,没有统一的构思,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缺少清晰的脉络和整体感,给人凑字数之感。一位同学在论证“借鉴他人的方法、经验和力量”时,举了沃森和克里克的例子,这本应是很好的。但在举例后,却用一句“他们最早发现了DNA是双螺旋结构,但是其中的故事你知道吗?”一笔宕开,接下来另起一段就谈他们的发现经过,洋洋洒洒几百字才结束。600字左右的文章,花很大篇幅去写这些,不知舍弃,倒有几分画蛇添足。   神散是指文章扣题不紧,主旨偏离。他们认为,话题作文只要有话可谈就行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扣在方格子内,无功劳倒也有苦劳。有的学生甚至把试卷上的现成的现代文阅读文章抄上去,企图蒙混过关,丝毫没有意识到话题作文也要审题。一学生把文章题目拟为《团结的力量》,以学校组织的工艺品制作比赛和秋季运动会为例,大谈特谈“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另一学生在作文中《大海的叹息》开头写道:“半江瑟瑟半江红/孤帆远影碧空尽……大海载着人类的情感涌动、奔放,它累了,在喘气,是叹息。”然后围绕大海而谈,谈它的憨厚,无知,自高自大。这些都与该话题完全沾不上边,即使写得再好,也不符合要求。   三、构思混乱   构思混乱是指文章似乎不受学生常态思维控制影响,从而导致主旨庸俗,观点偏激甚至错误。一学生在开头写到:“现在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则是万万不能的。这钱是个好东西,人活着就得学会享受生活。如今不是都鼓励消费吗?”一下笔,就没有一点高雅大气的味道。还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所以我不爱学外语。”   当然,思维混乱也导致了胡言乱语。一开口,一下笔,问题就来了。   这不,中外名人发话了。下面列举几段:   孔子曰:“吾常思亦,不如片刻之所学也。”(什么孔子、孟子、荀子的,记不清了,孔子印象深些,这话就是他说的吧。“吾尝终日而思矣”,记不得了,只道是有个什么“矣”(亦)的,就这样写吧。“须臾”二字难写,用“片刻”替代,意思是一样嘛!哎,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生活在被朦胧爱情装点的梦里的学子们,一下子有两个姓“爱”的,难怪分不清倒底爱哪个,爱因斯坦乎?爱迪生耶?至于“成功”与“天才”,成功了就是天才,差不多吧!)   不仅如此,更有一些常识错误。如:“著名数学家童第周读书时一踏(原文如此)糊涂,特别是数学。”(估计该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怎么好,但要找一个由不行到行的例子,有幸知道童第周,于是姑且就让他当一回数学家吧。)屈原“最终被楚怀王流放到(原文如此)漓江自杀了”(屈子的流放路线也真长,从湖南到广西了,看来,桂林漓江应立一座纪念碑。至于流放屈原的是楚怀王还是顷襄王,问问太史公再说吧。)还有的学生说蚕破茧而出成蝶,袁隆平通过自己的实干创造出了一种新型小麦,如此种种,反映出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是何等的匮乏。   四、错字连篇   年轻的他们在成长的雾季里,偏偏又上爱上了错别字,这使得他们本身就不好的文章又多了几分病态。他们错的可都是常用的汉字,如:西装革领(履)、借签(鉴)、即(既)然、游咏(泳)、主载(宰)、必(毕)竟、状(壮)志、弃磊(气馁)、卖(麦)当劳、饿其匹(体)肤、记忆尤心(犹新)等等。一篇文章,区区数百字,就有十多个错别字,让人看得寒心。   五、陈词滥调   中学生读书几年来,可文章的素材却始终不肯换换。学生:“我已长大,可儿时记忆中的砸缸的司马光不会长大。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陈景润……,他们的名字和事例将会出现在我们的每一篇文章当中。”是啊,此话不假,不是不该用,不过用多了就显得“黔驴技穷”了。你也写,他也写,大家都一个样。作文要创新,首先得把陈旧的材料换一换。如果在你眼前晃动的总是“一位乡下的农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