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秦巴山区云降水梯度观测与应用研究.pdf

秦巴山区云降水梯度观测与应用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成果信息快递 秦巴山区云降水梯度观测与应用研究 【项 目 编 号】GYHY201306005 【研 究 周 期】2013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 【国 拨 经 费】414.37 万元 【项目负责 人】余 兴 【项目骨干成员】余兴、刘贵华、戴进、朱延年、岳治国、徐小红、惠英、李星 敏、董自鹏、王东海、肖天贵、王楠、罗俊颉、杜川利、彭艳、董妍、陈闯等 【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项目协作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 公室、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成果】 提出秦巴区域复杂地形下热动力学和降水概念模型。持续不断利用历史气 候资料、剖面观测、卫星观测、探空、再分析等多种资料和多种方法研究多种因 素对云降水的影响机理,验证和完善概念模型(图 1)。 通过 3 年剖面观测,对秦巴山区要素特别是降水的垂直变化有了较全面认 识。秦巴山区夏季降水,受地形影响巴山北坡最为明显,秦岭南坡次之,秦岭北 坡较弱,这和区域内的水汽分布一致。降水高度呈现抛物线分布,秦岭南坡降水 随高度增加,1500-2000m 左右山腰处为降水峰值区(图 2 )。 分析秦巴山区降水长期变化特征,给出了区域内年、季节降水的时间变化趋 势和空间变化特征,秦巴山区夏季降水的集中性增强和集中度不稳定,夏季秦巴 地区小雨、中雨日数呈减少趋势,大雨和暴雨日数呈增大趋势。剖析了气溶胶对 秦巴山区降水的影响。 通过近 3 年夏季高山地基微物理观测,获得华山层云和对流云云滴数浓度、 含水量和云滴有效半径等微物理量的统计特征,研究了云凝结核 (CCN )浓度日 变化及新粒子过程引起的 CCN 浓度倍增效应,揭示了气溶胶对降水的延迟效应, 获得了气溶胶云微物理影响观测事实。给出了层云和对流云雨滴谱时间演变及 其特征。 通过强降水的雷达观测,分析了强降水的回波及反射率因子的演变、垂直积 分液态水含量分布及回波顶高变化、径向速度变化及其对预报的指示意义。 利用近 8 年的 CloudSat 数据,统计了秦巴山区降水云的雷达反射率、云类 1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成果信息快递 型、云微物理量及热力参数等在不同高度上的发生频数,研究了其垂直分布特征。 利用自主研发的NPP 网格化反演处理系统,给出了2013 年夏季秦巴山区对流云 CCN、云底温度、降水启动厚度、晶化温度等云特征量的区域分布和格点值。 利用中尺度模式 WRFV3.3.1 模拟暴雨过程,并利用 NCEPL 模式资料,诊断 研究秦巴山区暴雨过程成因,地形对暴雨的作用、地形对低层大气环流、动力、 热力条件和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探讨秦巴山区暴雨的形成原因和物理机制,以 提高陕南暴雨的预报预警水平,为减小暴雨灾害损失提供依据。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对云特别是边界层小尺度云观测优势,发展和完善 NPP 云微物理反演技术方法,攻克一系列反演技术难点,发展针对高分辨率卫星的一 系列新的云底高度/温度、云滴数浓度、CCN 浓度、云底升速等云微物理特征量 的反演算法,并和多源实测资料比对,分析和确定误差原因,优化反演算法,不 断改进卫星反演精度。 2013 年首次自主研发 NPP 卫星云微物理反演系统,形成了交互式研究版本 的反演系统。实现Calipso 和 NPP 卫星云微物理联合反演,解决卫星反演云底高 度参数的普适性难题,不断降低卫星反演误差,提高反演精度,升级交互式反演 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块化技术,研发 NPP 网格化反演处理系统,优化模 块结构,强化模块的可移植性,研发质量控制方法,提高网格化自动反演质量和 水平。开发形成格点云微物理产品,为研究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人工影响 天气应用、模式云微物理参数化提供卫星观测资料。 在国际上领先开展高分辨率 NPP 卫星云微物理反演与应用,在 NPP 卫星反 演云底高度、CCN 等方面取得有效突破。一是通过个例比较 NPP 和 MODIS 反 演的差异,凸显 NPP 卫星观测边界层云或小尺度云优势,能给出更多云初始发 展阶段的信息;二是利用 NPP 卫星反演云底温度取得突破,反演结果与云高仪 相比,标准差为 1.1℃,反演的边界层比湿与探空相比,标准差为 0.6gkg-1 ;三是 利用NPP 卫星观测建立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