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开工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3 第三章 开工规程 动作说明 操作性质代号: ( ) 表示确认; [ ]  表示操作;< >  表示安全确认操作。 [ ] 表示同时操作 ( / ) 表示共同确认 [ ] 操作者代号:操作者代号表明了操作者的岗位。 班长用M表示;中心控制室操作员用I表示;现场操作员用P表示。 将操作者代号填入操作性质代号中,即表明操作者进行了一个什么性质的动作。 例如: <I> - 确认H2S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 ( P )- 确认一个准备点火的燃料气主火嘴 [ M ] - 联系调度引燃料气进装置 注:以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规程第四章至第八章。 生效 签字 日期 执笔 装置主任 年 月 日 参加编制: 调度室 年 月 日 机动处 年 月 日 安环处 年 月 日 技术处 年 月 日 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打字排版: 版本 No.01 年 月 日 校 对: 3.1 开工统筹图 (见本章后附页) 3.2 开工纲要(A级) 聚丙烯装置 大检修后的开工 初始状态S0 装置大检修完毕,验收合格,具备开工条件。 1. 开工前检查、确认 2. 引公用工程 2.1 引工业风 2.2 引仪表风 2.3 引循环冷却水 2.4 引低压N2 2.5 引脱盐水 2.6 引中压蒸汽(1.0MPa) 2.7 引冷冻水 2.8 引新鲜水 3. 吹扫 3.1 H2系统 3.2 反应终止剂系统 3.3 丙烯精制系统 3.4 丙烯进料系统 3.5 聚合反应系统 3.6 高压闪蒸系统 3.7 低压回收系统 3.8 汽蒸系统 3.9 干燥系统 3.10 造粒系统 3.11火炬系统 4. 气密 4.1 H2系统 4.2 反应终止剂系统 4.3 丙烯精制系统 4.4 丙烯进料系统 4.5 聚合反应系统 4.6 高压闪蒸系统 4.7 低压回收系统 4.8 汽蒸系统 4.9 干燥系统 4.10 造粒系统 5. 安全系统 5.1 反应终止剂系统 5.2 消防系统 6. 公用工程和辅助系统 6.1 蒸汽冷凝液系统 6.2 废油处理系统 6.3 火炬排放系统 6.4 废水收集池 7. 油密 7.1 密封油系统 7.2 D201及Z203系统 7.3 TEAL系统 7.4 主催化剂系统 7.5 DONOR系统 8. 催化剂、添加剂配制 8.1 主催化剂配制 8.2 DONOR配制 8.3 TEAL配制 8.4 失活剂配制 8.5 添加剂配制 稳定状态S1 装置引入公用工程,系统N2吹扫、油密、N2气密完毕,非丙烯系统联动试车完毕,催化剂准备完毕,安全系统准备完毕,装置具备开工条件。 9. 建立丙烯循环 9.1 丙烯精制系统引丙烯 9.2 D302系统丙烯循环 9.3 高压闪蒸系统丙烯循环 9.4 低压回收系统丙烯循环 9.5 聚合系统丙烯循环 9.6 投用汽蒸系统 9.7 投用干燥系统 稳定状态S2 聚合反应系统压力为3.35 MPa,温度为70℃,系统大循环。 10. 化工投料 10.1投料前确认 10.2 注入助催化剂 10.3 注入H2 10.4 注入主催化剂 10.5 建立环管反应器密度 10.6启动粉料输送系统(见11.4.1 《投用PK801粉料输送系统》) 10.7建立聚合后续系统料位 稳定状态S3 聚合系统开工正常,装置在12.0~14.0t/h负荷下运行,产品质量合格,粉料送往粉末料仓D802。 11. 调整装置至正常生产状态 11.1 调整前确认 11.2 提高聚合产量 11.3 启动PK501 11.4 EX801开工(见《造粒单元开工规程》) 11.5 D901粒料送包装、入库(见《包装单元开工规程》) 最终状态S4 聚合运行平稳,造粒单元开工正常,生产负荷在正常范围内,产品质量合格,聚丙烯颗粒产品经包装后,送入成品库房。 3.3 开工操作(B级) 初始状态卡 初始状态S0 装置大检修完毕,验收合格,具备开工条件。 1. 开工前检查、确认 1.1 界区下列盲板处于“通位” ( P )— 丙烯进料线界区盲板(管径DN100) ( P )— 丙烯返回线界区盲板(管径DN80) ( P )— H2进料线界区盲板(管径DN50) ( P )— H2进料线界区跨线盲板(管径DN50) ( P )— 尾气线界区盲板(管径DN50) ( P )— 火炬线界区盲板(管径DN650) ( P )— 中压蒸汽线界区盲板(管径DN250) ( P )— 蒸汽凝液线界区盲板(管径DN50) ( P )— 脱盐水线界区盲板(管径DN50) ( P )— 0.6MPa N2线界区盲板(管径DN80) ( P )— 去化一尾气线界区盲板(管径DN50) 1.2 工艺、设备确认 ( P

文档评论(0)

00044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