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菌种的选育与保藏 来源 选育 保藏 1.1 菌种的来源 微生物产物是各种活性物的源泉 50%药用化合物与天然产物有关 微生物菌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菌种:能产生所需产物并被选定用于发 酵生产的微生物 来源: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 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新的微生物菌种需要从自然生态环境中混 杂的微生物群中挑选出来,因此必须要有 快速而准确的新种分离和筛选方法。 微生物工业对菌种的要求 1.原料廉价,生长迅速,目的产物产量高。 2.易控制培养条件,发酵周期较短。 3.抗杂菌和噬菌体的能力强。 4.不易变异和退化,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和 毒素。 1.1.1 微生物采样 采样原则: 材料来源越广泛,越有可能获得新的菌种。 可寻找已适应各种环境压力的微生物类群。 1.1.2 材料的预处理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需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材料。 处理方法:物理方法(加热);化学方法(pH);诱饵法。 1.1.3 菌株的分离 1.1.3 .1 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分离的效率取决于培养基养分, pH,加入选择性抑制剂。 常用几丁质培养基分离土壤和水中的放线菌。 大多数放线菌培养基pH在6.7~7.5,嗜酸菌pH在4.5~5.0。 在分离放线菌和细菌时,可加抗真菌抗生素;分离真菌时,加抗细菌抗生素。 培养方法可采用分批式富集培养(摇瓶培养)和恒化富集培养(连续培养)。 分批式富集培养是将富集培养物转接到新的同一种培养基中,重新建立选择性压力,如此重复转种几次后,再取此富集培养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单菌落。 恒化富集培养是通过改变限制性基质的浓度,来控制不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 总之,增殖培养的方式有下三种 (1)控制培养基成分 (2)控制培养条件 (3)抑制不需要的菌类 增殖培养的目的是:让目的菌种的生长优于其它微生物。 1.1.3.2 随机分离筛选法 一些微生物的产物对生产菌的筛选没有直接的选择性作用,常用随机分离法进行分离 (1) 抗生素生产菌的分离 将摇瓶培养的过滤液或细胞提取液、混合提取液: 用联合试验菌筛选:如黄色霉素抗生素就是用枯草杆菌和绿色链霉菌或巴氏梭状芽孢杆菌筛选出的。 利用与抗生素作用机制相关的酶筛选:如棒酸(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 药理活性化合物的分离-体外筛选 筛选能抑制生物代谢途径中一关键性酶(靶酶或靶标酶)的活性。 抗高血压: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 抗骨质疏松:用组织蛋白酶B(CAT-B模型) 抗HIV:HIV逆转录酶 (EC500.064 ug/ml) (3) 抗肿瘤药物产生菌的分离 利用微生物筛选作用于DNA的抗肿瘤药物---具有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的特点。 生化诱导法筛选:采用测定溶原性噬菌体阻遏物支配下的启动子控制的转录和表达的酶活性的方法,即将大肠杆菌的 lac Z基因连接在噬菌体的启动子下,当DNA损伤时,诱发阻遏蛋白 分解, 启动子启动lac Z基因转录,测定表达的半乳糖苷酶活性,来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存在。 利用DNA修复能力突变株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筛选: 在生物体中都存在两个以上的DNA修复基因,如果有一个DNA修复基因损伤或变异,通常仍能存活,但对能引起DNA损伤的化合物十分敏感,易导致死亡。如使用大肠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的重组缺失DNA修复基因突变株和亲本株作为测试菌来筛选抗肿瘤药物。 (4) 抗病毒药物产生菌的分离 检测病毒复制中特有的DNA复制酶和核酸合成的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