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记-大家艺文天地.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蘇東坡傳記 譯者序 過去童子時讀古文,所讀傳記文字,都是短篇,如《史記》的《刺客列傳》、 《廉頗藺相如列傳》,最長的也不過《項羽本紀》。唐代傳奇如《虯髯客傳》、 《長恨歌傳》則是小說,去真正史實太遠。唐宋以至清代古文的傳記文仍是短的 散文。中國傳記文章之長至排印成冊者,似乎是開始于現代,但為數不多,其最 為人所熟知者,我想是林語堂英文著作的漢譯本,即《武則天正傳》(Lady Wu ) 及《蘇東坡傳》(Thy Gay Genius )。這類文學創作之出現,与過去之歷史演義小 說不能說毫無關系,但所受的直接影響,還是來自西方的傳記文學,在英文著作 中如Jame s Boswell 的Life of Samuel Johnson , Giles Lytton Strachev 的 QueenVictoria ,Life of Abraham Lincoln ,The Life of Henry George 等皆是。以中國 歷史之長、史料之富,寫名人傳記的背景和基礎,可算极為有利。像林語堂先生 這兩本名人傳記,寫的實在好,但可惜我們所擁有的這類書實嫌太少。是否我們 的學者作家能接著再寫出些本來?真令人延佇望之。 寫傳記不比寫小說,可任憑想像為馳騁,必須不背乎真實,但又不可缺少想 像力的活動。寫小說可說是天馬行空,寫傳記則如驅驊騮、駕戰車,縱然須絕塵 馳驟,但不可使套斷韁絕、車翻人杳,只剩下想像之馬,奔馳于其大無垠的太空 之中。所以寫傳記要對資料有翔實的考證,對是非善惡有透徹的看法,對資料的 剪裁去取,寫景敘事,气氛對白的安排上,全能表現藝術的手法。于是,姚姬傳 所主張的考据、義理、詞章,乃一不可缺。也就是說,傳記作家,要有學者有系 統的治學方法,好從事搜集所需要的資料;要有哲學家的高超智慧的人生觀,以 便立論時取得一個不同乎凡俗的觀點;要有文學家的藝術技巧与想像力,好賦与 作品藝術美与真實感,使作品超乎干枯的歷史之上,而富有充沛的生命与活力。 在《武則天正傳》的原序里,林語堂先生曾說明《武則天正傳》的寫法。我 想其基本道理對這本傳記也頗适用。他說: “我不是把本書當做小說寫的……書中的人物、事件、對白,沒有不是全根 据唐書寫的。不過解釋說明之處,則以傳記最客觀的暗示含蓄為方法。事實雖然 是歷史上的,而傳記作者則必須敘述上有所選擇,有所強調,同時憑藉頭腦的想 像力而重新創造,重新說明那活生生的往事。” 以上所說考据、義理、詞章三要點,林語堂先生做到了,也是寫傳記文學的 人必須做到的。 林語堂先生的傳記著作,和他的其它文學和學術著作一樣,都是用英文寫的。 若移植回國, 自然有賴于中文翻譯。他的Lady WU ,我曾在十六年前在台灣南 部譯成《武則天正傳》,在高雄新生報上連續刊載,當時該報副刊由尹雪曼先生 主編。現已由德華出版社出版。翻譯此書時查證中文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 官名、官衙名、引用詩文等,費時費事,難之又難,飽嘗其苦。因為有此經驗, 對 《蘇東坡傳》的漢譯,自然十分慎重,對其引用之原文及人名、地名等專有名 詞之困難者,多暫時擱置,容后查出補入。1977 年夏,見宋碧云小姐譯的《蘇 東坡傳》出版,非常興奮。文中對中文的查證,宋小姐做得非常成功,其仔細可 知,其辛勤可佩,其譯文純熟精練可喜。比卅年代一般譯品文字,實有過之。拙 稿既接近完成,不愿拋棄,乃續譯完畢。原書中須加查考及引用部分中之尚未解 決者,在感激的心情之下,便斗膽借用了,否則,拙譯必致再拖延甚久,也許竟 無脫稿之日,所以在拙譯付印之前,愿向宋碧云小姐及遠景出版社敬致万分感激 之忱。 按世界文學与學術名著譯成外文者,多不止一個譯本。我國之論語、道德經; 希腊之依里亞德、奧德賽;希伯來文之舊約与希腊文之新約;英國之莎士比亞戲 劇全集(在我國即有朱生豪与梁實秋兩譯本) ;最近黃文范及宣誠兩先生之漢 譯本《西線無戰事》,即在台先后出版;所以《蘇東坡傳》這部名著有兩個譯本, 也是值得的。只愧我這件粗針大麻線的活計比不上宋小姐的細工巧繡那么精致。 本書雖屬翻譯,但力避卅年代弱小民族自卑心理下之歐化文体。諸如 “當……時候”,“假若……的話”,“散步著”,“有著”,“被成功地實驗 了”,“房子被建筑好了”,“快速地跳”,“公然地反對”,‘哪些花朵們”, “諸位青年們”,“各位同學們”,“他(她)們”,“它們”,“紅黃藍白和 黑”等句法文詞,全避而不用。人說話時,先寫某某道,不先寫對白,然后再補 注某某說。一個人說話,不先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