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告诉您:热水结冰真得可以比冷水更快!
——怪异的“姆潘巴现象”
广 力
热水结冰更快?
1963年,坦桑尼亚的马干巴中学三年级的学生姆潘巴经常与同学们一起做冰淇淋吃。在做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先把生牛奶煮沸,加入糖,等冷却后倒入冰格中,再放进冰箱冷冻。有一天,当姆潘巴做冰淇淋时,冰箱冷冻室内放冰格的空位已经所剩无几。为了抢占剩下的冰箱空位,姆潘巴只得急急忙忙把牛奶煮沸,放入糖,等不及冷却,就把热牛奶倒入冰格中,并送入冰箱。一个半小时后,姆潘巴发现了一个让他十分困惑的现象:他放入的热牛奶已经成固体,而其它同学放的冷牛奶还是很稠的液体。照理说,水温越低,结冰的速度就越快,而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水,应该是冷牛奶比热牛奶结冰的速度快才对,但事实怎么会颠倒过来了?
姆潘巴把这个疑惑从初中带到了高中,他先后请教了几个物理老师,都没有得到答案。一位老师感觉他提出的问题怪异得近乎荒唐,就用嘲讽的口吻说:你说的这些就叫做姆潘巴的物理现象吧!但执著的姆潘巴并没有认为自己的问题很荒唐,他抓住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奥斯波恩博士到他们学校访问的机会,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位博士并没有对他的问题嗤之以鼻。回到实验室后,博士按照姆潘巴的陈述做了冷热牛奶实验和冷热水物理实验,都观察到了姆潘巴所描述的颠覆常识的怪现象。于是,他邀请姆潘巴和他一起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共同撰写了关于此现象的一篇论文,因此该现象便以姆潘巴的名字命名。
“姆潘巴现象”真的能颠覆我们以往关于水结冰的常识吗?
难以解释的现象
最先肯定“姆潘巴现象”存在的那位博士在对其进行细致研究过程中发现,把热水放入电冰箱冷却的最初时刻,热水水体的上表面与底部不存在温度差,但一经急剧冷却,温度差就立即出现,其中初温为70℃的热水内产生的高低温度差接近14℃,而初温为47℃热水内产生的高底温度差只有10℃。这说明在冻结前的降温过程中,较热的液体的温度差在一段时间里大于相对较冷的液体的温度差。但为什么温差大的水会先冻结呢?这只能有一种解释比较合理,那就是水体上表面的温度愈高,从上表面散发的热量就愈多,因而降温就愈快,冻结也就愈快。这便是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的秘密。
但后来其它研究人员的实验和上面的实验结果就不大相同了。有研究人员用纯净水反复做了类似实验,结果始终没有发现“姆潘巴现象”。还有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通过实验证实,只有当冰箱内有显著温差、或牛奶含糖量不同,或糖没有溶解,或做冰淇淋的液体中含有较多淀粉等非液体成分时,“姆潘巴现象”才会出现。这就是说“姆潘巴现象”是个别现象,其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并不能否定我们的常识。
为什么同样的实验其结果差异很大呢?“姆潘巴现象”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物理现象?如果是,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其中隐藏的秘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姆潘巴现象”都是一个很有知名度的物理难题。因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记载过这个怪异现象。由于姆潘巴提问和求解事迹的广泛传扬,使得这一现象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了。
硬物作怪
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乔纳森·卡茨通过对“姆潘巴现象”的深入研究,捉到了隐藏其中的“鬼怪”。他证实,这种现象不但真实存在,而且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鬼怪也真实存在的。不过,这其中的“鬼怪”只是隐藏在水里面的一些寻常“硬物”。
在破解“姆潘巴现象”的过程中,卡茨把目光盯在了水上。我们知道,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一些隐藏在水里的易溶“硬物”——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碳酸盐会“驱逐”出去,形成沉淀物。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附在水壶内壁上的水垢,就是它们被“驱逐”出去的证据,而水在达到沸点以后,就会因“硬物”被绝大部分清除而软化。卡茨发现,同样是冷冻结冰,未经加热的硬水在结冰的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硬物”作崇,使得硬水的冰点要比被加热后的软水冰点低一些,这就减缓了硬水的结冰速度。这一原理就如同下雪后向路面撒盐会防止结冰一样,盐的混入,会使雪的冰点降低,这样,雪结冰的过程就拉长了。
但仅凭这个发现还不能直接破解“姆潘巴现象”。因为姆潘巴的同学们在做冰淇淋的过程中,都先把牛奶煮熟了。那为什么姆潘巴的热牛奶会先冻结呢?卡茨发现,原因还是出在水里的“硬物”上:为了吃到可口的冰淇淋,他们都在牛奶里加了糖,而糖实际上会使牛奶液体变“硬”。但同样是煮熟、加糖的牛奶,热牛奶液体的硬度实际要比冷牛奶的硬度要底一点,这个硬度的差异造成了它们冰点的差异,硬度较高的冷牛奶冰点相对要低些。这样,冰点略高的热牛奶自然要比冰点略低的冷牛奶要先结冰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能够降低低温水的结冰速度,因为实验证明,热量从水中流失的速度取决于温差,就是说在同样的低温环境里,温度相对较高的水比温度相对较低的水散热速度的要快一些。换成牛奶,道理也是一样。
那么为什么在众多的实验中,“姆潘巴现象”不会每次都出现?卡茨认为,原因就在于试验者一开始用的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