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 年 12 月
第 30 卷第 6 期
皖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Dec .,2014
Vol .30 No .6
安 徽 花 鼓 灯 的 历 史 渊 源 、艺 术 特 征 及 其 传 承 考 察
孙大军 ,杨传中 ,李世军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安徽 淮南 232038 )
摘 要 :花鼓灯艺术主要盛行于安徽省境内的淮河中游地区 。 作为一种地方民间艺术 ,其艺术起源以奇异的神话传说和多 样的民俗活动为开端 ,中经不同朝代的起源学说 ,却无法得到确凿定论 。 安徽花鼓灯艺术完整地存储了淮河流域人民独特的文 化观念 、审美情趣 、民风民俗 ,艺术地再现了江淮儿女对自然 、社会 、神灵的敬畏与理解 ,体现出舞蹈上的粗犷奔放 、锣鼓的欢快热 烈 、灯歌小戏的抒情优美等独特特征 。 要保护传承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要建立安徽花鼓灯艺术三位一体的保护格局 ,二要 设立安徽花鼓灯艺术重点保护项目和传承人 ,三要加大安徽花鼓灯艺术的研究传播力度 。 唯此 ,安徽花鼓灯才能在多元共生的 当代文化景观中显示其自身价值 。
关键词 :花鼓灯 ;历史渊源 ;艺术特征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 :I236 .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9735 (2014 )06 - 0129 - 04
花鼓灯是我国汉族的地方民间艺术形式 ,流传于 淮河中游两岸 ,以凤台 、颍上 、怀远最为盛行 ,形成了 不同风格的 3 大流派 。 每逢农闲或者节日 ,当地的民 众就 会 自 发 组 织 起 来 ,玩 起 花 鼓 灯 来 ,热 闹 非 凡[1 ](P281‐282 ) 。 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艺术 ,安徽花 鼓灯艺术一直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 ,它潇洒奔放的舞 蹈 、欢快热烈的锣鼓 、抒情优美的灯歌和情趣盎然的 小戏 ,深受人们的喜爱 。 2006 年 ,安徽花鼓灯被列为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因此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 来考察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渊源 、艺术特征及其保护传 承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 、安徽花鼓灯历史渊源的考察
探索任何一种地方民间艺术的起源 ,都是对人类 自身起源的思考 ,也是艺术研究必须面对的首要问 题 。 在人类社会早期 ,艺术总是以奇异的神话传说和 多样的民俗活动来表现 。 安徽花鼓灯艺术的起源也 不例外 ,虽然学界众说纷纭 ,认识不一 ,但却同样指向 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俗空间 。
一是远古说 。 据历史记载 ,淮南自古就是乐舞之 乡 。 古史中记载的“南音”就发祥于此 。 《诗经》中的
《周南》《台召南》就盛行于这里 。 《怀远揽胜》一书根 据花鼓灯歌伴舞的形式推测花鼓灯起源于远古时期 。 它认为从《诗经》“击石拊石”的诗句中可以探知 ,早在 石器时代 ,先民们便以石为乐器伴歌伴舞了 。 “怀远 涂山东麓滨淮处原有二石‘各经三丈余 ,叩之音如锣
鼓 。 曰锣鼓石’似可为证”[2 ](P82 ) 。
二是夏代说 。 传说是人们纪念大禹治水而形成 的舞蹈 。 相传古代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境内) ,大禹 会诸侯于此地 ,并娶涂山氏之女女娇为妻 。 新婚不久 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 。 大禹治水 13 年 ,三过家门而 不入 ,终于感化上苍 ,治水成功 。 后人为感激大禹治 水的恩典 ,就盖起了禹王庙 ,每年在大禹生日农历三 月二十八日便从四面八方云集涂山 ,打起锣鼓 ,跳起 舞蹈 ,玩起花鼓灯 ,载歌载舞 ,表达纪念 ,直至今日[3 ] 。 三是唐代说 。 合生最早始见于唐中宗时代 ,根据 观众需要 ,随意点题 ,由演员根据场合 、对象 、环境的 不同即兴创作歌词演唱 。 在目前所知道的汉民族民 间歌舞中还依然保留这一特点的 ,只有安徽花鼓灯这 一艺术形式了 。 也还有一种传说 ,说是薛刚反唐时 ,
以玩耍花鼓灯作掩护 ,到各个地方秘密串联 ,招兵买 马 ,习武练拳 ,集会结社 ,准备造反 ,后来花鼓灯就逐 渐流传下来[4 ] 。 另外 ,诗人庚信《春赋》中也有“月入 歌扇 ,花承节鼓”的记载 。
四是宋代说 。 宋代时期的文艺十分繁荣 ,当时的 “合生”由观者点题 ,即兴演唱 ,配以舞蹈 ,与当今花鼓 灯的“踩街”“游场子”“打门灯”的表演形式有着惊人
* 收稿日期 :2014 - 10 - 09
基金 项 目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13 YJC880132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2A118) 。
作者简介 :孙大军 ,男 ,安徽霍邱 人 ,硕 士 ,副教 授 ,研 究方向 :文
艺学 。
130
皖西学院学报 第 30 卷
的相似之处 ,人们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版指南).pptx VIP
- 2024秋译林版三起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单元测试提优卷.docx
- 双侧股骨头坏死.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重难点易错点归纳.pdf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课件(共24张PPT).pptx VIP
- API_5B油管接箍、油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规范知识.pdf VIP
- 15J401 钢梯国家标准图集.pdf VIP
- 检验仪器学,问答题.docx VIP
- 2025年山西省建设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考试(建筑工程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快速康复外科与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